大周文化的无所不包的包容性特点,让很多部落都能很轻易融入打住文化圈。大周同时也融入各族文化特点,是这片已经土地文化元素最多的王国,主要还是因为姬昊从现代华夏穿越而来,现在华夏文化包容性强,文化元素多元化,文化冲突最小地方,姬昊理想中的国度就是如此。
南岸各族近几年开始模仿大周,取消部落名号,开始实行王国制度。大周王国体制看似简单,各部落依葫芦画瓢实行之后,发现错的离谱,王国的制度和结构实在太复杂,各部门关联、独立及相互合作都是大学问。王国的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制度,尽管这些部落时机没有成熟,强行模仿大周王国制度,带来很多问题,但是走上这条正确的道路,作为统治者应该解决这些问题。
近几年南岸各王国,派遣大量的官员到大周参观、调研、学习,以期解决当下他们王国的事宜。这时候大周先知殿的座上客成为各王国争先邀请的座上客,大家都明白这系列制度的源头都是大先知姬昊。他们没有能力去请姬昊给他们解决问题,那么退而求其次,他们邀请这些能够被大先知看上的人去解决,虽然代价肯定有的,但是这些人解决问题能力极为出众,对得起他们的付出。
各王国在“这些人”帮助下,王国的体系越来越接近大周王国,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另一版大周王国。因此这些王国对大周的政治依赖性越来越大,这是让姬昊和姬昌即高兴,又很苦恼的事情。
大周文化的辐射,导致各族人对大周商品依赖性越来越大,大周产品本身就是根据自己文明的特性创造和制作出来,现在这些部落跟在大周身后,重走大周的路子,所以这些王国需要对应的产品。
最可悲的是,他们发现很多这样的产品目前他们王国根本没有能力制作生产,小到家里用的铜针、亚麻线,日常必需品精盐、香油、调味品,这些他们都没有能力制作,因为这些工艺只有河北岸的大周本大陆才有制作作坊,南疆区域根本没有。
他们越加适应大周的生活方式,对大周的物资依懒性更大。南岸各部落虽然在大周带动下,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大周的水平和工艺差距越来越大,虽然生活上变得比以前好很多,但是完全依赖大周这个庞然大物,他们过得越好,越脱离不了大周。南联盟几个主要国家曾经想隔断大周的物资,结果他们自己都无法适应以前的生活,真的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南疆各族无法脱离对大周的物资的依赖,物资的交易越来越不方便,他们发现大周的粮食牌极其的方便,牌子小,携带方便,到大周商盟交易极其的方便。但是这是毕竟是大周的粮食牌,不是本部落的东西,总感觉有种不安全的感觉。
这时候邵也发现了一个重大的机遇,他发现大周的粮食牌在其他部落越来越受欢迎,但是这些部落的高层一直抵触这件事,这个东西对每个王国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南岸各王国在模仿大周,他们也在制作类似粮食牌的东西,但是他们发现根本无法掌控这些事情,被很多人仿制,造成大量的损失。
他们发现大周的粮食牌被仿制之后,很容易发现是伪造的,所以导致各王国的商人之流通大周的粮食牌,其他本国的粮食牌根本无法正常流通。本国的子民都不敢使用,因此各国的模仿的粮食牌基本都是名存实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