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这里找仗打,我地方部队则在主力部队派出的小分队掩护下向逃入到深山中的明治政府残余武装力量发起最后的围剿。在当地群众的密切配合下,两个月之后日本全部的叛乱被彻底剿灭。在台湾地区的日军则在苏羽领导的闽东地区的主力与地方部队展开的台北战役猛烈攻击下被彻底围歼,日本驻台湾地区总督桦山资纪乘坐英国客轮逃往东南亚英国的殖民地。
日本这里一打完,渡江战役将马上展开。
到了1900年的一月,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开始准备向长江防线发起进攻。
到了二月,我第三野战军云集武昌城附近,第二野战军向西起江西湖口,东到上海长江入口的千里长江沿岸运动,准备随时突破江南敌军的防御。
自从清廷灭亡,慈禧李鸿章等人被我军俘虏之后,袁世凯在南京组建南京临时政府,这个政府主要是由当地的大地主,大商人和外国势力组成。袁世凯成了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当上总统之后开始努力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政府体系。在江南地主和商人的支持下,袁世凯实行了义务兵制和募兵制混合的这么一个兵员征召体系。经过近一年的扩充,他组建了七十个军。总兵力达到了140万人。数量虽然很惊人但是作战能力并不高。
袁世凯从西方贷款招募了十个军大约二十万人的作战部队作为他的主力部队使用,剩余的六十个军全部都是临时征召当地百姓组成的杂牌部队。这些临时征召的士兵,不仅没有进行过必要的战术和纪律上的训练,连枪都没打过。因为袁世凯控制的地区没有兵工厂,他需要的子弹和炮弹还有枪械都需要从外国购买。他的主力部队虽然装备很精良,但是都是一波流的纸老虎,只要双方展开拉锯战,这些士兵的弹药用不了几天就要告罄,而且暂时没地方补充。除了这些,最要命的是,江南地区地主豪强们是各自为政,根本做不到相互配合。比如广西地区,福建地区,广东地区,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地区等地的军队根本不听袁世凯的命令。袁世凯只能指挥的动江南地区的他招募的十个军以及当地征召军二十个军。其他地方的军队只认他是个总统,但是听封不听调。
原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地区就是土皇帝,这楚云飞成了武昌城的卫戍司令。楚云飞为了固守武昌城扩编了当地的城防部队十七万人。其中三万人编成三个军,作为主力部队使用。张之洞对楚云飞是言听计从。在楚云飞的指导下,武昌附近的防御变得十分稳固。而且楚云飞的部队还多次向长江以北的我解放区发动袭扰战。抢走了不少粮食物资和金银等贵金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