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碉堡战壕暗火力点大量的铁丝网和地雷,阵地的后方还有大量的炮火进行支援,这对于一战之前的军队来说绝对是噩梦。除了想办法包抄敌人断掉敌人的补给后再围歼外就只能用人命去填。
就如同一战时期最惨烈的索姆河战役。英法联军为了彻底击溃法国北部的德军,准备向索姆河地区发起进攻。1916年七月一日,经7天炮火准备后,英第4集团军向德军的正面阵地发起进攻。英第3集团军第7军在其左翼辅助进攻德军。法第6集团军为右翼向德军发起进攻。当日,法军和英军右翼突破德军第一道阵地,但英军左翼为德军坑道工事所阻。英军采用密集队形冲击,遭敌枪炮火力杀伤,死了近6万人。至7月中旬,联军仅向前推进数公里,未达成战役目的。9月下旬至11月中旬,联军步坦协同发动两次进攻,均未取得决定性突破。
此役,英法联军以损失79万人(英军约45万人、法军约34万人)的巨大代价,夺占德军240平方公里的阵地,德军损失53.8万人,被迫收缩防线,在西线暂时转入战略防御。在战役末尾英军仅仅推进了7英里,他们也没有突破德军的防线。
虽然英军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拥有机枪碉堡战壕铁丝网和地雷组成的阵地发起冲锋绝对是找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分散兵力发起进攻就能打赢敌人。区别只是一个死的人很多,一个是人死的不是非常多。结果却是一样的,那就是敌人的阵地你根本打不下来,还要付出很多的损失。在索姆河战役中,英法联军为了突破敌人的防御阵地动用十多辆坦克和三百多架的飞机。但是仍然没有什么效果。虽然英法联军在战术上有些问题,比如进攻时没有集中兵力而是采取添油战术,最后弄成了僵局。
但是主要原因还是在势均力敌敌人的援兵补给能得到的情况下这个阵地战是非常难打的。现在在第十四军和第十五军面前的英法德奥意大利等国的军队足有近二十万人,他们龟缩在碉堡和火力点中静等我军上前。
我军当然不可能上他们的当。所以中路兵团的指挥部接到前沿阵地的关于敌军据工事死守,阵地纵深防御十分完备,而且有大量的火炮进行支援的报告之后,立即就命令十四军和十五军停止前进,紧急命令第十三军包抄敌军的后方。
包抄穿插可是解放军的看家本领。因为红军和八路军时期我军的武器极其落后根本打不了攻坚战所以只能想办法在野外围歼敌军。要想在野外围歼敌军就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要能包的住敌人,也就是要腿快,在敌人撤退的必经之路上提前赶到部署阵地。第二个就是要充分发挥轻步兵战术,用最少的弹药和最少的伤亡想办法消灭敌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