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耳闻目睹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这十几年来,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的上海滩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真真切切的,确实是翻天覆地,巨大无比。
我从1937年到2007年七十年的人生记忆里,曾经有过的上千个小故事中,选择了四百多个作为我这部小说创作的基础素材。这些小故事是极其平凡、普普通通、平民百姓的故事,但有些情节很动人,很感人。其中不少是有些老百姓曾经经历过,碰到过,听到过,似曾相识,又却能引起人们共鸣的生动故事。
在这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很多亲戚朋友悉心、真诚的指导、指点、关心和鼓励,才使我的创作有此成果。例如周秉衡、宋一雷、宋荣宝、丁立平、李正清、赵磊、周家胜、陈修平、顾建勤、李敏浩、徐志凡、顾辛勤、鲁守轩、孙仲喆、牛梅桂、方正、魏明、丁忠一等先生、张洪妹、杜鸣、黄永乐等女士,今在此对亲友们的无私相助,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同时,由于受自己水平之局限,拙作的瑕疵、疏漏、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望爱护这部作品的读者,不吝赐教、指正,在此深表谢意!
这部小说总的时间跨度,前后有六、七十年。说说老上海、喜看新上海。人们的生活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有悲有喜,有成功,有失败。有时碰到好人,有时碰到小人、坏人。同时,时代在不断地变迁,有前进,有曲折,但前途总是光明、灿烂的。
这部小说如果能够出版面市,也只是将我的一些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供大家在饭后茶余,翻上三、五页,看上一、二回。可能作为繁忙工作之余的一种消遣,或是放松;也可能帮您回忆起一些以往类似的人生阅历或故事。
现在的上海,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高速公路、国内国际的航线四通八达。上海的城市建设,也现是一年一个样,年年在变样。上海大多数市民衣、食、住、行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要比一年好。对于这些惊人的变化,我必须把她描述、反映在我的小说中。我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素材,加以集中、概括、提炼,并将小说的主题思想、形式、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基本拍定。静下心来,全神贯注地投入了小说的创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