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七之传奇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说服了六大金刚,袁明总算完成了此行任务的一半了!是的,当初决定来沈城重工时,他就是冲着十二金刚来的,至于沈城重工的股份制改制是否能成功,他是否能参与其实都是次要的。有了六大金刚的支持,他哪怕单干都行,只是需要的时间和金钱会更多而已。
他之所以把重工业的核心定在沈城,那是因为当前时代北方的重工业基础比南方强太多,这不仅是人才、技术、资源的问题,更多的是思想习惯上的差别。南方人更多在意小家小我,注重个人的发展更甚于集体。这一方面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非常有利于创新。但是在需要庞大物力人力的工业建设方面,这种思想上的问题对工业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制约。
之后的几天,袁明在等待曾处长的消息期间,天天往沈城重工跑。几个老人和他熟悉的了以后,又把自己的徒弟带出来,一起参与和袁明的讨论。他们讨论的主题就是如何建设一家全新的研究院,这涉及涉及的科研项目、资源、场地、建设方案等各个方面。开始的时候也就袁明和几个老师傅一起讨论,等老师傅们的徒弟加入进来,人员就越来越多,到了后面几天基本上是几十个人一起开大会了。
这样的状态让袁明很开心,只有通过充分的讨论,才能让他们意识到这家全新的研究所所具备的意义!就像庄开源私下找过袁明时所说的,“这是华夏百年未有之格局,可以奠定未来几百年国运的一场战斗!”这事情不是一个袁明所能玩的起来的,他再厉害再有钱也不可能改变什么。只有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让更多的人明白这件事情的意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走得更远。
袁明也要感谢这个年代人们还未被金钱全部腐蚀,北方到处都是充满理想和干劲的汉子,虽然他们在知识和能力上有所欠缺,但那股子敢闯敢拼的精神才是袁明真正想要的!有了这样的精神,加上袁明在技术上、资源上、金钱上的全力支持,袁明有信心不用多久,就能取得成果。
他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复兴银行的资金大部分将用于支持重工业科研发展,他旗下的企业也将在采购、产品方面向沈城重工倾斜。加上他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布局,多方合力之下,他相信一定能在高精尖的数字化机床和重型机械设备等方面获得突破。
他所做的和国家全盘规划不同,他是从结果倒推技术,全部力量打一场精准斩首的战役,目标明确,结果可控!
等了近十天,曾处长才不好意思的来找袁明,告诉袁明他已经安排好和沈城重工的领导见面的事情了。至于用了这么多天,是因为沈城重工的厂长郁成建刚参加海外会议回来。袁明也就笑笑,没在意,郁成建去海外开会的事情他早就在厂里听说了。郁成建哪里是去开会?他是带着一帮领导以参观学习为名出去旅游去了!厂里的工人们说到这个事情,都气得不行!这边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他们不但工资奖金照发,还公费出国旅游!
当郁成建听说袁明带着国家的介绍信来参与改制的事情,一方面诚惶诚恐,另一方面也颇有些怨言。本来股份制改制,是他甩包袱吸资金的最佳机会,这下有了一个上门指派的人参加进来,那岂不是要多分一份?所以他不太高兴,但是毕竟是有了最高指示的,他也不能不照办。因此他对袁明非常客气,只是希望袁明胃口小一点就好。
这次他带了两个副厂长一个财务,来见曾处长和袁明。见面大家都很客气,郁成建也没有因为袁明是民营企业背景就轻视他,毕竟袁明的背景在那里,说不定是哪个二代,还是不要得罪的好。大家谈的很好,好到让袁明提前准备的一些说词都没用上。归根揭底的原因,是人家压根就没把股份制当一回事,认为只是一个虚名,根本不了解股份制改革的意义。
当袁明提出用10亿元参股沈城重工40%以上股份时,郁成建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这10亿的钱,而不是40%的股份。在他们想来你再股份制,还不是国企?只要是国企,就要按照他们的规则来玩游戏。还是他们说了算,你股份多一点少一点有意义吗?关键是这10亿他们能分的多少,又如何合理合法的分到他们手里,这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