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襄阳街道上,行人不仅没有因为战争的惨烈而变得稀少,反而因为朝廷和金国的时战时和的暧昧关系而涌入了大量的百姓和商人。数量众多的汉人、金人、辽人就这样相安无事地汇聚在襄阳城之中。
街边上随处可见贩卖兵器的小贩、叫卖各种物件的商人,街道两旁冉冉升起的各种吃食的白色热气,混合着你来我往的叫卖声,俨然一幅太平盛世的热闹画卷。
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忽地窜出一约莫七尺的青涩少年,不断地用双手拨开面前的行人,嘴里叫着:“闪开闪开,快让开,小爷要被抓住了,快闪开!”
路上的行人被这少年撞得东倒西歪,有人起身骂道:“哪里来的野孩子!走路不长眼?”,却被旁人一把拽住道:“你不要命了!那可是赵范将军府上的公子!”
听完这话,那人冷静下来低语:“原来是赵将军的后代,罢了罢了......”说完转身便消失在人群中。
这行事莽撞、一路风火的少年,正是襄阳守将赵范将军的独子。话说这赵将军,满门忠烈,老来得子,对这公子甚是喜爱,取名为“赵康靖”。“康靖”二字,不仅包含着赵范对于自己孩子的殷切关怀和期望,更蕴含着对前朝的怀念之感。
给自己的孩子取“康靖”,便是希望赵康靖能以史为鉴,肩负振兴家国的重任,驱除金人,还中原一片宁静。可是随着赵康靖年龄的增长,赵范却发现这赵康靖不喜读书也不好练武,却只是对江湖上的英雄事迹极为推崇,整日想着行走江湖、行侠仗义。
这不,赵康靖方才行色匆匆,皆因近日在父亲与其属下谈论卫国大典的相关防范事宜,被躲在暗处的赵康靖全听了去,正值叛逆之期的赵康靖不仅对参加卫国大典的各路英雄豪杰好奇至极,更对那传说中的宝藏心生憧憬。于是便私下逃出赵府,想着去见识一下心心念念的卫国大典。
刚摆脱府中一众家丁追逐的赵康靖,此时正气喘吁吁地倚靠在墙角,警觉的朝四周扫视了一眼,发现四下无人,这才放心地瘫坐下来。
心想着:“这令父亲颇为重视的卫国大典究竟会在哪里展开呢?传说卫国大典上,全国的英雄豪杰都会出现,到时候可得好好见识一下这些传说中的人物是否像坊间流传的那般厉害。至于那宝藏嘛......可是这卫国大典,究竟在哪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