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随手将装备箱放在了办公桌上,打开箱盖,准备检查下此行的必须品。
在徐之安好奇的目光下,这箱里面的东西可谓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啥都有。
除了三清铃、八卦镜、金印令旗伏尸索,拂尘法尺桃木剑等这些常见的东西之外,还有一些如朱砂雄黄艾草等的中草药物。
不过这里面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主要的东西,除了一些师傅留下的一些老物件外,大多数都是市面上就能够随意买到的寻常物品。
而像那些真正的好东西,独属于我太峰门的掌门信物,如天师正印、《道门藏经》、以及历届掌门的传代令牌以外,剩下的最后一件就是师傅为我温养多年的雷击木了,只有以上这些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不过这些好东西里除了最后的一截雷击木以外,其他三样东西全都被我埋在了巴蜀之地的太峰山里。
因为这些东西内蕴含了我派千百年来的气运,经过千百年的兴衰起落,其中所蕴含的气运早已是入不敷出,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轻易动用。
据太峰门的《道门藏经》记载,相传在东汉时期,巴蜀之地巫教盛行,信教之人长以淫祀敛财,祀奉鬼妖而害民,此事在被当时身处龙虎山潜修的张道陵得知后,张天师心感巴人纯厚,或可教化。
再加上当时的巴地疹气危害人体,百姓为病疫灾厄所困,而张道陵又身怀济世之心,想以丹、符为人治病。
于是便以甲子之身,入步巴蜀,除魔卫道,救济生民。
顺以创教,正一盟威道。
(以上内容几乎人人可知,因为网上都有,但是接下来关于我派的内容,世人可就不多见了。)
根据《道门藏经》道门篇的内容来看,我太峰门初代掌教张文煜便是巴蜀大地内第一批跟随天师张道陵信奉道教的人。
同时也是张天师所有徒弟中最为勤奋,且最为认真的弟子,然而在张天师仙逝以后,他这个正一盟威道里最优秀的弟子便退出了正一盟威道。
并且在三年后又于巴蜀太峰山创立了一直持续到今天的太峰门正一教,既尊老子,也尊张天师。
所以真要算起来,我虽不是天师道正统门人,但咱的根可比当下世面上的那些什么糊弄人的鬼教派正多了。
像是此时被埋在太峰山上的天师正印,便是东汉时期我太峰门的创教之物,这对于国家与寻常人来说,不过是件能借以洞悉历史的文物罢了。
但是对于师傅和我来说,太峰门就是天师正印,天师正印就是太峰门,所以不管是天塌地陷,只要是太峰山的掌门还未断代,那这天师正印就绝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身为太峰门第六十三代掌门人,这是我的职责,我更是在师傅坟前发过誓的,既逃避不了,我也不想逃避。
《道门藏经》,出自于盛唐之时,得益于太宗皇帝,使得当时的道门大兴,于是当时各大道派纷纷追根溯源、争相留名青史。
其中便包括我太峰门第十任掌教祖师爷赵盛凡所著的《道门藏经》,其中包括如道门篇、法门篇、器物篇、药物篇、养心篇、等五大类。
后又经太峰门历代掌教的添笔,到我手里时的《道门藏经》全书已共计八十四细篇,近十万余字。
而掌门令牌也是从盛唐时才有的,在盛唐之前,我太峰门一直是掌天师正印者掌太峰山。
直到后来刚刚继任第十一代掌教的祖师爷李齐江聚道门气运于天师正印内之后,才有了掌门令牌的出现。
也正是因为李齐江祖师爷提前洞悉天机,并以大神通将当时太峰山的道门气运全都汇聚于天师正印内,这也才使得,在接下来的各个朝代中,无论天下大势如何,我太峰门依旧能够长存于世,一直到我这一代还仍有一线生机。
总的来说,这些东西对现在的太峰门都太过重要了,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我不得不像师傅一样,将它们尽数埋于山荒之中,借以躲灾避险。
所以,除非是我也收了徒弟并打算传
将掌门之位传给他的时候,不然这些私密的宝物也只得长时间的眠藏于地底中了。
闲话少说,在检查完装备后,我便合上了箱子,望局长了一眼:“该出发了!”
时间紧迫,而且太阳就快要下山了,为了避免再有死者出现,所以我们的行动最好还是越早越好。
见我的目光投射过来,局长的神色有些不自然,而后搓了搓手:“那个什么,小爽啊,这次行动我就不去了,因为中央的几位领导对我之前提交的部分资料有一些疑问,我得好好回想一下并重新撰写份材料递交上去。
所以,这回就让小徐代我去一趟,你看成吗?”
似是怕我拒绝,局长紧接着说道:“你放心,这次行动小徐他完全听你调令,如果在行动中,你认为他的能力不行,那么你将完全有权力让他提前结束任务,并返回局里。”
嗯…?听到局长的话以后,徐之安脸色猛然间就拉沉了不少,不过很快便又恢复了正常。
只是心中对局长的腹诽却仍未曾停下,虽说自己是初来乍到,肯定是要积极的听取前辈地意见,但局长你就这么大张旗鼓的在我面前说出来就没必要了吧。
再怎么说我也是个代理副局长啊,人人平等不好吗?
不过以上这些都是徐之安的心里话,现实之中,徐之安还得满脸乐呵呵赞同的朝我微笑着点点头。
这傻大个儿显然一点都不傻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