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郑毅看来,血旗城这些民兵按道理是半个小时都撑不住的,毕竟这是一支组建还没半年的军队。但结果出乎意料,民兵展现出了出乎意料的韧性,不仅没有在半个小时内崩溃,更是在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时做到了死战不退。
这个时代的男人,有着那个和平的国家时代所没有的坚韧和血性,他们生来就是潜在的优秀战士。更何况血旗城的人口大多都是长途迁徙过来的,经受住战火,猛兽,噬人鬼和饥饿疾病的考验。
要论哪一群人有过相似的经历,以郑毅的见识,恐怕只知道是有那么一群二万五千里长征筛选出的百战老兵了吧。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一次他们战斗的理由并不是为了郑毅一人的利益,而是为了保护他们背后的妻儿老小,捍卫他们在血旗城的那一份微薄的财产!
“减员超过了五成还没有崩溃,这素质再叫他们民兵恐怕不合适了,丁益知你怎么看?”郑毅的手中的小信号旗压得低低的,引而不发,似乎是在积蓄一股强大的力量般。
“131团表现出了令人侧目的大无畏精神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捍卫了血旗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用血肉之躯构建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丁益知像是在单纯的背书一般,没有激烈的语气,只是平淡的陈述。“所以,我建议授予131团集体三等功,一个正规军编制和相对应的个人荣誉。”
“就这些?”郑毅感觉还是缺了些什么。
“有是有。”丁益知反问道:“但你对血旗城的财政有信心吗?”
郑毅自然知道丁益知说的是什么,现在的郑毅缺的东西绝对不会是大米和军火,反倒是缺能把这些消耗掉的人和途径。因此他没有开口回答,只是肯定的点了点头,丁益知便已经明白了郑毅的意思。
“这样的话,血旗城的抚恤制度也能相应的建立起来,具体可以是以下几点。”丁益知的语速突然加快。
“其一是一次性发放足够的抚恤物质,以现在血旗城的普遍收入水平,最低不能低于五十公斤大米。其二是对牺牲者的家小进行优待,给予次于公民高于新移民的‘军户’阶级身份,按月进行物质补贴的同时并在考较其贡献度时适当加成。最后,是开展相应的纪念活动,使得血旗城形成尊敬军人以及烈士家属的风气文化……。”
“这就交给你看着办吧。”郑毅点了点,而就在这对话的当口,冲过山坡进入棱堡视野中的雇佣兵已经是漫山遍野的一大片了。
老刘家村位置有着棱堡的存在,这是一开始就被空军侦查清楚了的,因此这并不是出乎雇佣兵意料的原因。但问题在于,这个地方不仅仅有这么一座棱堡,还莫名其妙的冒出来至少上万的民兵和数不清的“粗水管”。
如同燧发枪时代的线列作战一般,完全不顾什么火力优化配置,血旗城的重火力以一个恐怖的密度堆积在一起,而正面撞上来的则是已经跑得乱七八糟的雇佣兵。
“暂停进攻,暂停进攻!”老丁从黑虎Ⅷ的炮塔里爬出来,向着周围连队形都走散了的雇佣兵焦急的大喊,但一时间又哪能刹得住脚。“中计了,这是个阴谋,可恶的血旗城,该死的血旗城!”
这个计谋虽说拙劣,但已经在五个小时绞肉式战斗中耗空了最后一点理智的雇佣兵却依旧是傻乎乎的撞了进来,或许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正视过这个人口十来万的小城市。尽管雇佣兵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精,但本质上依旧只是一群临时纠集起来的乌合之众,打简单的硬仗可以,但要让他们脑子多转几个弯却是无比的困难。
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出现了,前面的雇佣兵意识到中计想后退,但后面抢人头心切的队友却还在往前挤。这样一来就使早已冲的混乱不堪的队形加上了一条拥挤属性,而在现在的这种情况下,过分密集的队形在重火力面前完全就是摆了一茶几的悲剧。
“131团的全都趴下!”郑毅的吼声通过棱堡的广播系统传便了这个不大的盆地,前面作为诱饵的“溃兵”立即纷纷卧倒,寻找掩体保护自己。
“所有12.7以上口径的,全都给我自由射击!”
战争中罕见的惨烈一幕出现了,血旗城装备的上百套107火箭弹系统,各种大大小小口径的迫击炮,野炮,寥寥几门的122榴弹炮一齐开火,激烈的炮声毫无悬念的掩盖掉一切声响。而这些杀人利器的弹着点,是匆匆追杀过来的上百辆坦克,以及傻站在毫无遮掩草地上的近万名雇佣步兵。
得益于刘力在地下挖的大量地下坑道工事,血旗城的主力才能迅速的移动到这里,瞒过天上的侦察机和其它不知道什么玩意,在这片刘家村的祖地上部下这张绝杀的天罗地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