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宸看到荀彧一副呆愣的模样,心中十分感慨。暗道:伟人所做诗词就是不同凡响,即便是自己临时改动了几笔,也还是那么奔放豪迈,壮美雄浑。就连汉末三国时期排名第一的治国能臣也被其震撼的不行不行的。看起来,收这个小弟是十拿九稳了,那到时候咱也能被人称呼“主公”了,想想就美。高兴得他差点就笑出声了。
就在姬宸想着怎么做主公的时候,却听到荀彧气急败坏的大声呵斥道:“无知狂徒,好大的狗胆,竟然在余面前大放厥词。尔凭借着一些歪才,竟然将古往今来所有有名的君主都贬斥了一番。自尧、舜、禹、汤四位贤君,到文公武王在列的周天子;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再到前秦二皇,乃至本朝的诸位帝尊,在尔心中还只能算得上是‘略输文采、皆逊风骚、只将兵戈入血袍’。且大言不惭地说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尔若是一方诸侯,手握雄兵,权倾天下,还算得有些倚仗。可尔不过一黄口小儿,衣:堪堪一尺;食:不过半勺;住:只是河边;行:难足万里。却敢藐视古今帝王。最可恨的是,汝乃吾大汉之民,承汉室之恩,食汉人之黍,却在此侮辱吾大汉列位皇帝,还想称皇做祖,实实的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就该得千刀万剐,以儆效尤。最可笑的是,还妄想让余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真真瞎了汝那双狗眼。余世代沐浴圣恩,岂能作此无君无父之举,汝敢如此蛊惑与我,可是欺余宝剑不利乎?”说着竟是从后腰处抽出了一把锈迹斑斑的砍柴刀,一看就是有些年头了。应该是不知道拾得山里哪个砍柴人的。
正在美滋滋地做主公梦的姬宸,突然间听到荀彧不仅没有像大多数穿越小说中演得那样,主角豪言出口,虎躯一震,谋臣猛将纷纷拜服,口称“主公,吾等愿为主公鞍前马后,肝脑涂地,求主公收下吾等”,还对着自己破口大骂,听那语气腔调,好像是和自己结下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一般,手里还拿着一砍刀跃跃欲试,一副和自己不共戴天的模样。
无良小说害死人啊!姬宸心里暗暗想道,想想也是,荀彧可是汉室的死忠分子,敢阻拦老曹称帝的的狠人,自幼也是香车宝马,众人侍候的贵公子,哪有这么容易就能改弦易辙,认人为主。再说自己也只是单独一人,毫无势力,算什么主公。
不过这可是自己到汉地的第一仗,绝对不能失败,想咱也算是后世中精英中的精英,比他多了一千八百多年的的知识,说服他很难吗?
姬宸理了理头绪,遂气定神闲地笑道:“文若兄不必如此模样,再说吾二人之间,吾要杀汝,如探囊取物尔。”说话间一个健步,身体如流星赶月般出现到荀彧身后,右脚军靴里藏着的三棱军刺突兀的出现在其后颈处。再看荀彧手中拿着的砍柴刀,早已掉落在地上。
不过,荀彧到底是名士,就算命在别人手里也镇定自若。果真是一代名相!姬宸心里暗暗赞叹道。
感觉效果已经达到后,姬宸就放开了荀彧说道:“吾并非残忍杀戮之辈,方才亦不想取汝性命,只是令汝知道吾不是泛泛之辈,更不是汝能手刃之人。吾想告诉汝,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亦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姬宸说到此觉得思如泉涌,遂抑扬顿挫的说道:“《尚书》有言‘民惟邦本,本固君宁’。就是告诉世人,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定。孟子亦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也明确教育人们,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在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人才能做天子。”
说到这里,姬宸看了看荀彧,见他没有反驳,也没有像方才那样面红耳赤、张牙舞爪的,而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心里一喜,暗道了一声:有门。又接着说道:“当今天子昏庸无道,不仅宠信宦官阉人,常谓‘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将其封为列候,而且毫无底线的提拔外戚,何进不过一卖肉的操刀屠户,就因同父异母之妹被选入宫中,成为贵人,受宠于天子,就能被拜为郎中,不久后又迁虎贲中郎将,任颍川太守。光和三年,他那妹妹被立为皇后,他也就顺理成章、水涨船高地拜为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