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王大猛六人正围着大锅大快朵颐,轮流喝着彪子搞来的烧酒,说说笑笑,各各惬意。忽听得外面嘈杂了起来,远远听得。
“打死他!”
“狗日的!”
“当官的打死人啦!”
“别叫他跑喽!”
“日他娘的!”
…………
众人立马站起身,互看一眼,王大猛第一个窜了出去,众人紧随其后。一众人跑到村长家门口的人群处,只见得不远处一群官差牵着牛马急急地朝村口跑。
王大猛问道:“咋回事?”
“那个骑大马的官把褚老头打死啦!”一个中年妇人带着笑意说到。
“那能行?追!”
大猛等人欲上前追赶,众人赶忙把这些后生拦了下来。
一个一向精明的中年人道:“别追,追上了能咋,那都是当官勒,跑了不正好?估摸着是不敢再来收税啦。”
彪子等人的长辈们更是责备着他们的孩子别多事。
再说这褚老头,王大猛记事起他就是村长,虽很亲切但对他却了解不多,只知道姓褚,连叫什么名字也不清楚。
听人说褚老头不是本地人,年轻时逃难(有的说是避祸)只身来到了这一带。因为踏实肯吃苦,被村里一户人家看中,入赘来到了大王庄。
后来堪堪到了中年才得一子,一家人自是娇贵的了不得。本是普普通通的一家人,但好景不长,在他儿子十七岁那年发生了大变故。
这孩子小时骄纵,大了自是难以管教。小小年纪就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偷鸡摸狗的坏事做了不少,后来更是结交了些狐朋狗友,整日里吆五喝六,常年的不着家。
终于在十七岁那年失手打死了人。官差带着锁链来拿人,家里才得知,老岳父哭了一天,夜里就一命呜呼了。妻子受不了打击大病一场,没几个月也走了。好好的一家人就这么雨打风吹,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落得褚老头孤身一人。
有人说没多久官府在外地捉住了他儿子,砍了头。也有人说他儿子跑了,还回来见过褚老头一回,跑出去避难了。反正是自那以后音信全无。
现在老人家走了,最终还是没有再见儿子一面,临走前望向门口的那一眼也不知看到了什么?是已故的亲人?还是思念着的儿子?或许什么也没看见吧,只是看开了这一生的苦难、艰辛。
但是没人会去关心这些,大家对于褚老头的死,更多的是兴高采烈。事后有人说:“老头子死的真是太巧了!早一刻不行,晚一刻没用,正正卡在了点上。”
以至于过后很多年里,这大王庄一带还流传着褚老头之死的故事,只是已演变出很多种版本。不过不管哪种版本,提起这褚老头,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说一声:“好人啊!”
村民们热闹一阵后,又都来到褚老头家院里,几个长辈老者安排着料理褚老头的后事。按照乡俗,人死了是要在家里放三天才能下葬的,所以王大猛他们并没有什么要帮忙的。
王大猛心里郁闷,说到:“行啦!别看啦!走,该去南山上看陷阱了。”
众人默不作声的出村,朝着幽幽谷走去。
一路上大家没有像平时一样说笑打闹,都沉默着。
“就这么算啦?”大壮带着些懊恼道。
村子不大,村里人本就很相熟,褚老头也算是看着他们这帮孩子长大的,因为褚老头在外闯荡过又孤身一人,所以这帮孩子小时候没少缠着老头讲故事。都对老头很是亲切,这里面尤其大壮这憨大个对老头感情最深。
彪子道:“那咋办,要不咱把那混蛋的马偷了?俺还没吃过马肉勒。”
众人看了一眼彪子都没理他,因为谁都没心情说笑。
其实彪子本意也不是说笑,看到此刻众人的反应,也就悻悻的闭了嘴。
一路无话,众人很快来到了山谷南侧的山上,人在郁闷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