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刚才说要我们帮你的忙具体是什么,根这东西有关!”王助将手里的材料对章健晃了晃。
“确实有关,但却只说对了一部分。不知道王先生对现今西方各国在飞机领域的发展是如何看待的?”章健没有直接揭晓答案,而是采取引君入甍式的谈法慢慢揭晓答案。
“现今西方各国在飞机领域都投入很大,不管是民间投资还是政府财政拨款都是如此,这导致飞机发展速度是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的,速度之快真是令人惊讶和感叹啊!”王助好像想到了什么,情绪有点低落。
王先生说得对,西方各国在飞机方面下的功夫是很大;这从1903年莱特兄弟首次成功试飞了飞行器至一次世界大战早期时,双方的飞机还只是当侦察机探查敌情使用,到1917年9月23日傍晚,在凡尔登地区上空不到10公里的空域内,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再到1919年6月14日下午4时左右,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阿尔科克上尉和领航员布朗中尉驾机开始人类首次不着陆飞越大西洋的冒险飞行,并最终完成了人类首次飞越大西洋的壮举。最后到,我给你的这份机长6.12米,翼展9.14米,机高3.05米,设计最大时速达300k/h,设计最大航程1086k,装备两挺机枪和外挂两枚103kg炸弹的p12战斗机大略设计图纸。都可以说明西方国家在航空领域进展之快是超乎想象的。
而我们的祖国中国呢!我想王先生应该深有体会的,仍旧是自迷于昏沉腐朽中,几乎是丝毫不为所动。也许现在的国内各军阀都有了一点航空力量,但我们不应该忽略的是他们的那点航空力量都是向外购买而来,全都是外国淘汰下来的老旧型号,且他们组建航空部队都是在被迫的情况下为了保住他们的地盘和权力而组建。
国外飞机在这将近二十年里发展是日新月异,我们国内却还无法成规模的研发生产飞机,要知道在飞机这一新兴领域,我国在刚开始时是和世界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在别的一些传统领域我们是比不过的,因为西方在这些领域已经走了很远了,我们一是追不上是常情,但在一些新兴行业还追不上甚至被远远甩在后面,而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那就不得不说是对我们这个国家和我们这代人的讽刺了。
王助听着章健的见解,虽然对其中有些内容他是有些不同观点和异议,但章健的见解还是让自己有点触动,想到自己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烟台海军水师学校后,奉派赴英国学习先后入阿姆斯特朗海军大学、德兰姆大学学习机械工程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在学习之余还进克斯工厂、寇蒂斯、通用等厂实习,从设计、制造到钳工、锻工等技艺无不刻苦锻炼。为的就是学业有成时报效祖国吗?自己毕业后被聘为波音飞机公司总工程师,随后设计出一架双浮筒双翼的“B&W—C”型水上飞机,成功地通过了试飞。该机作为波音公司制造成功的第一架飞机和开辟美国第一条航空邮政试验航线的飞机而载入史册。并使自己跻身于美国航空界先驱者的行列,自己本来有着辉煌的前程的,但自己还是辞职了,回国立志要为祖国设计和制造飞机。
可如今呢!回国后,虽然海军部批准在福建马尾海军船政局内,创办了中国首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海军飞机工程处,自己也当上了副处长,并批准了开办费5万元,但以后批准的每月3万元,却因为由于当局者对制造飞机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且购买外国飞机还可以取得回扣和政局动荡,经费不继,船局主持人屡易,导致经费经常是无法按时按量发放的,虽然经过自己等人的艰苦努力,但也只能说“这个厂在质的一方面是成功,在量的一方面可说是失败。”
看着王助的样子有点触动了,章健接着说道“英国《首次飞越大西洋》的作者福兰克.乌腾写到:在浩瀚的海天间,一架双翼机正在艰难的飞行,头上云层在翻滚,翼下大洋在沸腾。众神都用惊恐的目光注视着这只人类的雏鸟,它虽然看起来既原始又脆弱,但科学的圣光已经洒落到它的身上,不久的将来,它就会九天任翱翔。以及意大利战略家杜黑在其著作《制空权》中说道:飞机\"将完全改变迄今我们已知的战争样式\"。”
所以,飞机在未来的战争中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我们在这么下去,在未来的战争中外国人将又会拥有一大战争利器,而我们为此将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去抵消敌人地这一优势。且当我们与外国在飞机研发上的差距拉得大到我们遥不可及之时,我们不得不为此去付出一代或几代人的时间去追赶。王先生愿意你为之努力的中国航空事业被人抛在身后吗?那你放弃国外的有一条件回国的意义何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