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悟空四人,到得那通天古木之前,立定在云中,遥遥观望,果然是个好木。只见那木,姹紫嫣红、色彩斑斓,却如十月之晚林。
悟空指了指那古木道:“师傅,你看此木,想是高约三四里,两侧枝展更有十余里。遥遥望去,哪是颗树?分明像是一座山。”
金蝉子道:“这等古木,也不久多少年代生长于此,真个顶摩霄汉,根连地府!”
八戒道:“休说他好与坏,那日镇元子大仙即说那树上有果子,又说那果子,一颗儿也比人还大些。我等赶早过去,摘几个尝尝鲜!”
众人允诺道:“也好,就去就去!”
说罢,四人即驾舟前行,弹指间,果然到得那古木之下,众人放眼一眼,好家伙!
你看那木,休说什么合抱之木,就是有个万儿八千人,也合抱不了他那树根。只见其巍巍然,似一座青山,那木之木干之上,他不似一般的古木。天下之木,无非是树布包裹于外,青萝碧草,滋生于表。
此木却不同,你看那树表,却似层层嶙峋之怪石,石间又生出无数兰芝仙草,老藤青苔,真个是景象万千。
众人再抬眼而望,见那古木之上,似无边彩云,压在头顶百丈远近之处,那彩云间,常有异香扑面,每有败叶调零。
那落叶飘下时,众人一看,有丈余大小,却如一叶扁舟,自云中坠落。那八戒抱住一片落叶,自言处语道:“娘诶!这般大的树叶,天下去哪里找?”
那般大的落叶尤可,只是那莫看那桃花,那你那花儿,轻风徐来之时,那一二尺来长的花瓣,漫天飘转,纷纷扬扬时,将那百来里方圆之地,染成一般七彩之色。
金蝉子忍不住赞叹道:“大美夷!十里古桃木,壮丽矣!落花铺百里!说什么,玉宫丹阙?哪及这古木成荫。道什么瑶池仙境,更不似这芬香扑鼻!”
众人正惊叹之时,忽又只听得八戒道:“猴哥,我们快上去枝叶之间,看看那镇元子大仙所说之仙果,究竟如何?”
众人依计,收了轻舟,轻轻驾云而上,来到那云盖之处,又沿那通天果树翻飞许久。众人忽又立定在那半天之中,一片彩叶之侧。
八戒指了指前方道:“造化了,造化了!他年功成之时,也不消什么拜将封神,只赐我等在此立一座府邸,就是一万年,也住得下去。”
悟空笑道:“呆子,常言道‘他乡万般好,只是无故人。这里纵是有万般妙处,只可惜也没甚亲眷?况且,哪又有个放着神仙不做,来这化外隐居之理?”
八戒道:“虽是化外,这等古木,三界却无!”
金蝉子道:“阿弥陀佛,果然造化无量,这化外旷野之处,如何就能生出这般通天之木?你看此木之上,繁叶枝盖,就似楼台玉馆一般,鲜花霜叶,更如云霓点缀。”
正说时,悟空忽诧异道:“师傅,净只顾赏这古木了!如何不见那仙果?”
众人听罢,急环视许久,亦诧异道:“果然!那日镇元子道此木上有仙果无数,一颗有也人一般大小,如何今却一个未见?”
悟空道:“你们在此候着,我入那枝叶里去看看!”
说罢,果然撇下众人,独自飞入那繁华枝叶之中。你看那悟空,果然是天生猴王,入了枝叶之中后,便上下翻飞,左右攀爬,不多时,就消失在那枝叶之中。
......
话分两头,又说那南极仙翁,因参拜过玉帝,又拜谒过元始天尊,引出一人来。此人道号“飞熊”,显化肉身时,名为“姜子牙”,也曾扶商灭纣,还正道于民,后成封神榜,立过无量功德。
于尘世间,三岁小儿也常有歌谣传诵此人功绩。周朝八百年,此飞熊道长,诚为第一功臣,万古之一人也。
那南极仙翁因在元始天尊处,访问此人下落。
天尊虽早其来意,故又问那仙翁所谓何来,听闻那仙翁一番话后,天尊笑道:“本是五月之花,奈何三月就想赏之?也罢,即是已引出此人,你却去昆仑山北,三万丈高空之中,有一云木,云木之下,有一火鹤,你只对火鹤说十六字,乃是‘通天塔成,万仙隐身,四禅天破,再续封神’即可。”
仙翁将此言谨记于心,半字不敢怠慢,果然驾云而上,来到昆仑山北,又朝上飞了三万丈,半丈不多,半尺不少。
那仙翁从仙鹤背上,轻轻跨下,立定在那云中,放眼而望,只见下方白云悠悠,而眼前,却是空无一物,渺渺茫茫!
仙翁诧异道:“如何这般空无一物,许是寻错方位?抑或是记错了里程?”
正思虑之时,忽见前方一团白云飘来,那云中,恰化一颗古木。
仙翁欣喜道:“莫非此就是师尊所言之‘云木’?不然,何以有股而仙气儿?”
仙翁急驾云而上,来到云木之下,见此木,果有一股浓郁仙气儿。仙翁惊喜道:“云木已寻着,火鹤何在?”
忽而,自那云木之下,坠下一团云雾来。而后,那云忽而舒展开来,轻轻变化了形状,围绕着仙翁番飞了一圈,忽而又浮于仙翁之前,显化出一婴儿脸庞,对仙翁道:“来者何人?”
仙翁起手道:“通天塔成,万仙隐身,四禅天破,再续封神!小仙奉天尊之旨,前来拜谒道长!”
不待那白云回话,仙翁又道:“上仙可否显化真身?与贫道相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