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五哥终于回到了阔别的家。
他一回到家,这里就不宜再叫他杨五哥,而应改叫杨小庵。因为按兰溪风俗,人的乳名只有长辈才有资格呼唤;余皆“各就各位”地给予相应的称呼,诸如“伯、叔、哥、弟”等。这是指家族内部,外界则一律以称呼“学名”为尊。不过为阅读方便,本文此后仍称其为杨五哥,以飨读者。
杨五哥家住兰溪五子村。
兰溪以盛产兰花而得名。兰溪的兰花闻名遐迩,享誉于世。而五子村又是兰溪兰花的发源地,且历史悠久,堪称花都。
晚唐大诗人杜牧有诗赞曰:
兰溪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也许真得兰花高雅之灵气的熏陶,五子村一带委实是块山川秀美,地灵人杰的好地方。五子村人多姓杨。相传杨家祖上,在南宋绍熙年间从江西吉水迁居于此,是宋时大才子杨万里后裔的一支。杨家人历来尊崇古贤,世代相袭。据说五子村的“五子”,即取“老子、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之名而命名,以期激励子孙,福泽后世。此说是否属实无法考证,但杨家历代出俊杰倒是事实。不说远的,仅论现在,杨家既有世人称颂的五杰,他们即荣甫、香浦、莲溪、采之、积庵。
这“积庵”就是杨五哥的父亲杨积庵。
杨积庵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即后来的武汉大学),学成即进**创办的“武昌中央农**动讲习所”学习,参加过麻城镇压暴乱、及夏斗寅平叛等大小战斗十余场。1928年受上级派遣,调回兰溪做**地下工作。
杨积庵,在社会上的公开身份是兰溪商业协会副会长,益隆粮行董事长。益隆粮行规模较大,生意兴旺,业务上基本垄断了兰溪“半壁江山”。以致杨积庵其人,在兰溪伪军政两界人士眼中都是头面人物。加上他为人正直,有胆有魄及刚直不阿的性格,很受一方人士的尊重和爱戴。
同时,杨积庵在兰溪伪政府上下人士心目中,又是一个很不好对付的角色。比如他曾于38年至39年,连续五进省城,以杀害抗日志士和贪污抗日捐款等罪名,先后两次告倒了两任敢于顶风犯罪的伪县长。这两件事大快民心,也震惊了一方,连驻军韩复信也不敢十分轻视其人。
当然,他能成功地办好很多事,也是受命组织,和得益于地下党同志的共同努力。这里只是介绍其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能力和个性而已。
杨五哥一行四人回到家的当天,父亲杨积庵不在家,但其母见到久别的儿子万分高兴。杨五哥的母亲叫甘熏棠,四十五六岁,其人精明能干,而又豪爽、泼辣,故生意场上人都叫她母老虎。不过这里的“母老虎”不是贬义,反倒象《水浒》中“母大虫顾大嫂”那样,多少带有点颂扬的味道。她不仅是益隆米行的常务董事,而且在丈夫外出时,多是她独当一面,全力操持生意上的一切事务,办事作风干脆爽快。
甘熏棠接见兰如、李乃青和王子响时,见两位男子剽悍而又和善,很是喜欢。让她更喜爱的还是兰如,拉在身边问长问短,痛爱有加,大有恨其不是自己亲生女儿那般遗憾和惋惜。
谈过一阵后,甘熏棠当即吩咐,让下面为兰如等人各自安排了上好的房间,并叮嘱生活上,要像待五哥一样好生关照,不可怠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