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抽烟的球王
唯有自爱、自识、自制,指引人生,才能导出神圣的力量。
——丁尼生
世界球王,被人们称为“黑珍珠”的巴西足球运动员贝利,自幼酷爱足球运动,并很早就显示出他超人的才华。
有一次,小贝利参加了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累得喘不过气来。
休息时,贝利向小伙伴要了一支烟。他得意地吸起烟,嘴里吐出一缕缕淡淡的烟雾。小贝利有点儿陶醉了,似乎刚才极度的疲劳也烟消云散了。
这一切,全被父亲看到了,父亲的眉头皱起了一个大疙瘩。
晚上,父亲坐在椅子上问贝利:“你今天抽烟了?”
“抽了。”小贝利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红着脸,低下了头,准备接受父亲的训斥。
但是,父亲并没有发火。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里来来回回走了好半天,才平静地对贝利说:“孩子,你踢球有几分天资,也许将来会有出息。可惜,抽烟,会损害身体,你现在要抽烟了,使你在比赛时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
小贝利的头更低了。父亲又语重心长地接着说:“作为父亲,我有责任教育你向好的方面努力,也有责任制止你的不良行为。但是,是向好的方向努力,还是向坏的方向滑去,做决定的是你自己。我只想问问你,你是愿意抽烟呢?还是愿意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呢?孩子,你该懂事了,自己选择吧。”说着,父亲还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钞票,递给贝利,并说道:“如果你不愿意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执意要抽烟的话,这点钱就作为你抽烟的经费吧!”父亲说完便走了出去。
小贝利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仔细回味着父亲那深沉而又恳切的话语,不由地哭了。他哭得好难过,过了好一阵,才止住哭声。小贝利猛然醒悟了,他拿起桌上的钞票还给了父亲,并坚决地说:“爸爸,我再也不抽烟了,我一定要当个有出息的运动员。”
从此以后,贝利不但与烟无缘,还刻苦训练,球艺飞速提高。15岁参加桑托斯职业足球队,16岁进入巴西国家队,并为巴西队永久占有“女神杯”立下奇功。如今,贝利已成为拥有众多企业的富翁,但他仍然不抽烟。
欲胜人者先自胜!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谁征服了自己,谁就取得了胜利。对自己苛刻,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大凡成功的人,都有极强的自制力。
永不低头
生活的苦难教会人们如何在不幸和贫穷前保持自己的理想,我们永远不会向苦难认输。
——惠特曼
这个故事是父亲讲给夸尔斯听的。
在讲这个故事之前,父亲问了夸尔斯这样一个问题:钱是怎么来的?
对夸尔斯的回答父亲总不满意。父亲说,还是先听故事吧:一个小孩子,他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好吃懒做。孩子的父亲时时刻刻都指望他能改掉这个不良习惯。然而那个孩子一点也没有改正自己缺点的意思。
父亲不得不随时随地提防自己的孩子,担心他会把家里的钱或值钱的东西偷到外面去换吃的,这位父亲觉得自己每天都活得很累很辛苦。不过说来也怪,孩子虽说好吃懒做,却从没偷过家里的钱,也没有听说过他在外面偷过左邻右舍的东西。他弄钱的办法完全是一种正当的手段。比如说你给他钱买酒,他会少买一点酒,然后把剩余的钱一股脑儿买了吃的。无论是买油盐还是酱醋,他总会用相同的办法省出钱来满足他那张不太争气的嘴……
为了使孩子的贪吃习*不再滋长,父亲决定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包括给他钱去小店买东西。只是父亲在给钱的时候坚持了这样一个原则:少给钱多办事。尽管如此,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把父亲的话当作耳旁风。
有一回,父亲一气之下扔了1美分给孩子,让他去买油。父亲心想,我看你会把钱掰成两半,一半买油一半买吃的不成?
孩子到了店里,售货员给他装满了油,把瓶子递给他,手却不缩回去。孩子知道售货员是要钱,就装模作样地在自己身上摸了一遍,然后苦着脸告诉售货员说钱掉啦。售货员无奈,只好把瓶子里的油倒出来,把空瓶子给孩子。
结果,孩子嘴里噙着一粒糖,双手抱着那个油瓶子,兴致勃勃地回到家里。一进门,父亲劈头就问,油呢?
孩子举了举瓶子。
瓶子壁上附的油正慢慢流回瓶底里,差不多有一小勺。
父亲大怒,这点油怎么吃?
孩子说:“1美分只能买这么多。”
……
夸尔斯的父亲就这样结束了他的故事,但他那期盼的目光始终在夸尔斯的身上流连。夸尔斯说:“这个孩子身上有生意人最完美的素质,但也有生意人最致命的弱点。”
父亲赞许地点了点头,然后自言自语地说道:“其实钱就是这么来的,也是这么走的。”
智慧是最大的财富,只要我们运用我们的聪明的才智,就能在生活中寻找到属于我们的一切,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贫穷而悲哀,更不能向困难屈服。
无言的爱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
——雨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