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剑涵终于迎来了在单位的第一个中秋节,几个月前都未曾想过,自己会在黔西南的一个边角落,群山之间度过,这里没有旧友,只有新的同事,新的朋友,就连吃的月饼也有别于往年,可中秋的月亮总还是那一个。
上午去工地看了看,临时钻机平台已经就位,孔内混凝土也基本达到一定强度,在钻进一孔的时候不会再影响另一孔,工人们一切准备就绪,只待过了这个中秋就开始钻进,汪剑涵也很幸慰,毕竟这项工作虽有挫折,但到现在依然算是完成的比较好。
工人们在工地上干着往日一样的活儿,但今天的面貌要好得多,就如同人逢喜事一般,精神总是很爽,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却也都笑嘻嘻的,也许这只是新工人的表现,而那些老工人则要淡定许多,依然一副模样,在工地上过节对他们来说已经习惯了,没有什么新鲜感。
今天又是技术室全体出动,林工带队,一路走过各个工点,林工也一一交待着后续现场管理的一些要求,需要注意的事项,大家也都细心的听着。
特别是汪剑涵,这段时间与工人相处来,觉得工地上的工人,其实走遍全国,基本上都一个样,能不能干好活,其实重要的在管理,管好了,任谁也能把同一件事干好,管不好,再高素质的工人也无济于事。
汪剑涵来了也几个月,算得上是看着整个桥在成长,刚来的时候也就两台一墩,现在除了几个主墩干的是基础工程,还暂时看不到模样,但至少也算完成了不少的产值。
那八号墩也有二十多米的墩身了,按高度来算,也是四分之一了。
其它的几个小墩,是明挖承台基础,基坑也已基本挖出来,过几日可能就是大量的测量工作,需要把那几个墩的承台轴线放线出来,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承台一出,那顺应的就可以把墩身抢出来,整个桥也就基本上有了一个雏形。
绕了一围,再回到驻地,也是中午,刚回到驻地就听到二个好消息,一个就是下午放半天假,除了工地值班的人员,这也算是汪剑涵来此第一次真正的放假。
另一个就是林工安排晚上技术室的全体在他家里过一个团圆的中秋节,也体现了林工对部门全体的关怀,这样大家又可以坐在一起,喝杯小酒,畅淡一下人生了。
吃过中午饭,汪剑涵略休息了几分钟,队里的高音喇叭就已经在放着革命歌曲了,外面也是人声鼎沸,看来大家已经准备开大会了。
但凡工地上的喜庆节日,工会的大喇叭总是会放一些歌颂祖国的革命歌曲,这样既能振奋人心,同时也让大家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
汪剑涵七分新的衣服这次又派上用场了,毕竟不上班,当然可以穿得正式点,要不然大部分时间都还得是工作服。
几百号人再一次在球场集合,工人们陆陆续续的提着凳子,按各班就坐,汪剑涵与向妮等技术室的,坐在前面第二排,大家都衣着正式,算是应喜庆之景。
“小汪,听说你今天要参加唱歌比赛?”
一旁的谢工有些好奇的问道,眼中竟是不相信的眼神。
汪剑涵嘿嘿说道:“是呀,谢工你参加没有?”
谢工一脸自嘲的说道:“我们这种大老粗,那还会唱歌,理科生天生就缺那根弦。”
谢工这样一说把汪剑涵弄得都不知道怎么接下去了,于是扭头看着涂安宜问道:“老涂,你们没报名吗?”
涂安宜扶扶眼镜头说道:“报什么名呀,我们这种水平,要唱也得上大的舞台,今天嘛就看你小子表演了,到时别鬼哭狼嚎的,把大家吓昏了!”
“吓昏了,那也太夸张了,最多让你们听了我唱的歌,晚上少吃点菜,多喝点酒罢了!”汪剑涵很自得的说道。
“那晚上的酒你包了!”涂安宜顺势说道。
“好呀!”
汪剑涵也不含糊,毕竟林工两口子请大家过节,总还是要带点东西去,这样才像点样,要不然甩着空手,总觉得难为情。
“别哆索,晚上谁都不准买酒,我那里早就备好了,谁买的谁喝完啊!”
林工从一边插过来说着,这时大广播也停了下来,操场上也顿里变得鸦雀无声,大家都举目注视着前面。
大会主持还是赫一鹤,自昨天喝了他的茶后,汪剑涵也不太觉得那赫一鹤别扭了。
过节呢总是那么几个领导讲讲话,然后再跟大家说一说节日快乐的话,这次还特意把指挥部、公司的慰问信给念了。慰问的同时,也提醒大家要发扬时代精神,发扬老一辈铁路人精神,把国家交给的重要任务完成好,南昆铁路是西南大动脉,关乎整个区域的福祉,建设南昆铁路是每一个铁路人的光荣使命。
虽然这些说词已经没有前些年有用了,但对汪剑涵来说却也听得热血沸腾,毕竟作为一个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这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的工程,它将是汪剑涵这一生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
领导讲完话,接下来就是唱歌比赛了。
汪剑涵没想过这比赛竟然是当着全队人在唱,汪剑涵少小离家,却还是头一遭参加,就得面对这几百号人,心里也是忐忑不安,幸好有一台点唱机,可以照着唱,要不然汪剑涵都不知道怎么应付这事。
第一首是赫一鹤的《我的祖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