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一七年冬季,冬天的时候医院提供的宿舍有点冷,我便在附近的宾馆租了个房间,宾馆大厅有公共的厨房,休息区,洗衣房之类的,下了班吃完饭我总是在大厅休息区看会书。
有一个在宾馆工作的阿姨看我在读伤寒论,问我是医生吗?我说刚学没多长时间,让我给她把把脉看看,我自认对脉诊的悟性还不错,可能是跟我小时候就开始感受人的脉搏关系比较大,心中明了,指下也明了。
每读到一个脉象心中基本可以浮现这种脉象应该是什么手感,没啥压力,我学习诊脉刚开始就是看教科书《中医诊断学》。推荐初学诊脉可以结合《诊家枢要》与《濒湖脉学》参考学习,这两本书很薄全是精华。
明脉须辨表、里、寒、热、虚、实六字。
表,阳也,腑也。凡六淫之邪,袭于经络,而未入胃腑及脏者,皆属于表也。
里,阴也,脏也。凡七情之气郁于心腹之内,不能越散,饮食五味之伤,留于腑脏之间,不能通泄,皆属于里也。
寒,阴也。热,阳也。
虚者,元气之自虚,精神耗散,气力衰竭也。
实者,邪气之实,由正气之本虚,邪得而乘之,非元气之自实也。故虚者补其正气,实者泻其邪气,经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此大法也。
凡脉之至,在筋肉之上,出于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
行于肌肉之下者,阴也,脏也。
若短小而见于皮肤之间者,阴乘阳也。洪大而见于肌肉之下者,阳乘阴也。寸尺皆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