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若遇大蕃入朝,即准旧仪,于正殿排比铺陈立仗,百官排班,于正门引入对
见。”时百僚入阁班退后,却引对朝贡蕃客,御史大夫李琪奏论之,下礼院检讨,
而降是命焉。
戊戌,枢密使安重诲加检校太保,行兵部尚书事如故。以太子詹事刘岳为兵
部侍郎,以太子右庶子王权为户部侍郎,以太子左庶子任赞为工部侍郎。庚子,
荆南节度使、检校太师、兼尚书令、南平王高季兴加守太尉、兼尚书令,泽潞节
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孔勍加兼侍中。汴州屯驻控鹤指挥使张谏等谋叛伏诛,
以枢密使孔循权知汴州军州事。甲辰,枢密使孔循加检校太保、守秘书监,依前
充使。己巳,秘书少监姚顗为左散骑常侍,以太子左谕德陆崇为右散骑常侍,以
兵部郎中萧希甫为左谏议大夫,前幽州节度判官吕梦奇为右谏议大夫,以邺都副
留守孙岳为颍州团练使。诏曰:“古者酌礼以制名,惧废于物;取其难犯而易避,
贵便于时。况‘征’‘在’二名,抑有前例。以太宗文皇帝自登宝位,不改旧称,
时即臣有世南,官有民部,靡闻曲避,止禁连呼。朕猥以眇躬,托于人上,止遵
圣范,非敢自尊。应文书内所有二字,但不连称,不得回避。如是臣下之名,不
欲与君亲同字者,任自改更。”丁未,中书门下奏:“京城潜龙旧宅,望以至德
宫为名。”从之。
戊申,夏州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朔方王李仁福加
食邑一千户。以延州留后高允韬为延州节度使,以利州节度观察留后张敬询为利
州节度使。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孟知祥加检校太傅、兼侍中,剑南东
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董璋加检校太傅。壬子,凤翔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
书令李从�严加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汴州知州孔循奏,召集谋乱指挥使赵虔已
下三千人并族诛讫。甲寅,以晋州留后符彦超为北京留守,以镇州副使王建立为
镇州留后,以右龙武统军安崇阮为晋州留后。荆南节度使高季兴上言“夔、忠、
万三州,旧是当道属郡,先被西川侵据,今乞却割隶本管。”诏可之。其夔州,
伪蜀先曾建节,宜依旧除刺史。(《通鉴考异》引《十国纪年荆南史》:天成元
年二月壬辰,请忠、夔、万州及云安监隶本道,庄宗许之。诏命未下,庄宗遇弑。
六月壬辰,王表求三州,明宗许之。)
秋七月乙卯朔,以太原旧宅为积庆宫。庚申,契丹、渤海国俱遣使朝贡。甲
子,诏割韩城、郃阳两县属同州。诛滑州左右崇牙及长剑等军士数百人,夷其族,
作乱故也。其都校于可洪等相次到阙,亦斩于都市。丁卯,以伪蜀守司空、门下
侍郎、平章事、晋国公王谐为检校司空、守陵州刺史,以虢州刺史石潭为耀州团
练使。辛未,诏:“诸道节度、刺史、文武将吏,旧进月旦起居表,今后除节度、
留后、团练、防御使,惟正、至进贺表,其四孟月并且止绝。”甲戌,中书门下
上言:“宣旨令进纳新授诸道判官、州县官官告敕牒,只应宣赐。准往例,除将
相外,并不赐官告,即因梁氏起例,凡宣授官,并特恩赐。臣等商量,自两使判
官令录在京除授者,即于内殿谢恩,便辞赴任,不更进纳官告,判司主簿,不合
更许朝对。敕下后,望准旧例处分。”从之。
乙亥,庄宗皇帝梓宫发引,帝縗服临送于楼前。是日,葬庄宗于雍陵。镇州
留后王建立奏,涿州刺史刘殷肇不受代,谋叛,昨发兵收掩,擒刘殷肇及其党一
十三人,见折足勘诘。己卯,以比部郎中、知制诰杨凝式为给事中,充史馆修撰、
判馆事;以伪蜀吏部尚书杨玢为给事中,充集贤殿学士、判院事。升应州为彰德
军节度,仍以兴唐军为寰州,隶彰德军。宰相豆卢革贬辰州刺史,韦说贬溆州刺
史,仍令所在驰驿发遣,为谏议大夫萧希甫疏奏故也。制略曰:“革则纵田客以
杀人,说则侵邻家而夺井,选元亨之上第,改王参之本名。或主掌三司,委元随
之务局;或陶熔百里,爱长吏之桑田。咸屈塞于平人,互阿私于爱子。任官匪当,
黩货无厌,谋人之国若斯,致主之方安在!既迷理乱,又昧卷舒。而府司案牍爰
来,谏署奏章叠至,备彰丑迹,深污明庭。是宜约以三章,投之四裔。其河南府
文案及萧希甫论疏,并宜宣示百僚。”庚辰,赐萧希甫衣段二十匹、银器五十两,
赏疏革、说之罪也。宰相郑珏、任圜再见安重诲,求解革、说,请不复追行后命,
又三上表救解,俱留中不报。
辛巳,以捧圣严卫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李从璋领饶州刺史,充大内皇城使。
中书门下奏:“条制,检校官各纳尚书省礼钱,旧例太师、太尉纳四十千,后减
落至二十千;太傅、太保元纳三十千,减至十五千;司徒、司空元纳二十千,减
至一十千;仆射、尚书元纳一十五千,减至七千;员外、郎中元纳一十千,今纳
三千四百者。”诏曰:“会府华资,皇朝宠秩,凡沾新命,各纳礼钱。爰自近年,
多隳旧制,遂致纪纲之地,遽成废坠之司。况累条流,就从减省,方当提举,宜
振规绳。但缘其间,翊卫勋庸,藩宣将佐,自军功而迁陟,示恩泽以奖酬,须议
从权,不在其例。其余自不带平章事节度使及防御、团练、刺史、使府副使、行
军已下,三司职掌监务官,州县官,凡关此例,并可征纳。其检校官自员外郎至
仆射,只初转一任纳钱,若不改呼,不在征纳。仍委尚书省部司专切检举,置历
逐月具数申中书门下。”
癸未,诏辰州刺史豆卢革可责授费州司户参军,溆州刺史韦说可责授夷州司
户参军,皆员外置同正员,仍令驰驿发遣。甲申,又诏曰:“责授费州司户参军
豆卢革、夷州司户参军韦说等,自居台辅,累换岁华,负先皇倚注之恩, .uukashu失大国
燮调之理。朕自登宸极,常委钧衡,略无谦逊之辞,但纵贪饕之意。除官受赂,
树党徇私,每亏敬于朕前,徒自尊于人上。道路之喧腾不已,谏臣之条疏颇多,
罪状显彰,典刑斯举,合从极法,以塞群情。尚缘临御之初,含弘是务,特轸坠
泉之虑,爰施解网之仁,曲示优恩,俯宽后命。革可陵州长流百姓,说可合州长
流百姓,仍委逐处长知所在。同州长春宫判官、朝请大夫、检校尚书、礼部郎中、
赐紫金鱼袋豆卢升,将仕郎、守尚书屯田员外郎、崇文馆学士、赐绯鱼袋韦涛等,
各因权势,骤列班行,无才业以可称,窃宠荣而斯久。比行贬谪,以塞尤违。朕
以纂袭之初,含容是务,父既宽于后命,子宜示于特恩,并停见任。”升、涛即
革、说之子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