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43 志5(2 / 2)

加入书签

每年微宫五献,南坛四祠,并宰摄太尉事,惟庙时祭,独遣庶

旧规,成阙礼。臣等商,今后庙祠祭,亦望差臣行事。”从之。

三年一月,仪使奏:“伏准经,丧年不祭,惟祭天社稷为绋行

,此古也。爰汉文,尊神器,务徇公私之义,行以日月之作,事

相沿,从顺变。今园陵毕,祥既除,庙不可乏享,祇不可废祀,

宜遵礼,式展思。伏自贞简后升祔毕,应庙仪乐群祀,准旧施

行。”之。

成四年月,太寺奏:“伏见大则差宰行事,祠则差寺卿监

事,祠则委祝、奉。今后小祠,差五品行事。”从之。年十月,

中书下奏:“太微宫、太庙、郊坛,臣行事宿斋,百皆入白。伏以

命行,精诚宿,傥见于朝,涉就于祠祭。今后宰行事,武两班,

望今不得到宿斋处者。”奉敕依。其十二月,中书门奏:“后宰臣

斋内,请不押,不知,不起。或遇忌,应事官受戒,并赴行香,

并不覆刑杀事。及祠致斋,请不宴。”之。

兴二年月,尚左丞崔俭奏:“大祠、祠差官事,皇虽不预

亦不视,伏见驾其日出,于不便。后请每大祠、祠,车

出。”从之。

四年月,太博士路奏:“来小祠上,公皆著祭行事。日唯

庙、太宫具祭,五郊气、日诸祠,只常服事,兼司执事等,

著随事装,狼鞋履,便随公卿降于坛。按祠令,中以上,

升坛行者,并洁服,毕收纳。今后中已上,卿请具服,执

并著履,具绯衣子。又,臣检《阁新仪》,太微使卯时事。近

庙例,更初便事,今请依旧卯时。”从之。

清泰元五月,书门下:“据常礼院,明宗德和武孝皇帝

日祔庙,太尉合宰臣摄。缘冯在假;愚十八私忌,致斋内;今

又奏见三司事,请免事。今礼官参,诸私日,遇朝会,

,尚赴参。今飨事大,忌日属,斋日比大朝宣召例,差李愚事。”

从之。

晋开运年六月,西京留监祭使:“以祭所定事官,日或遇病,

奉诏赴,留司部郎中人主判,有阙便次第定,庶无事。”之。

《永乐大》卷一七千五二。

天成三十一月,太常定唐少帝,庙号宗。博吕朋龟:“谨

礼经,臣不诔,称天谥之,以本朝事,命尉率百奉谥册天于圜

于灵座,并在月之内,谥册入。若追定谥,太尉读册于太

于本庙。伏以景皇帝,负沈冤,岁月深,园陵修,不于庙,

帝亲在庙之外。今圣朝冤,追定谥,新帝号,须撰礼。又,《礼》

:君不年不入庙。且之殇、、质,臣已成,晋之惠、怀、愍,俱负

难,皆列高食,止祀于寝。臣切详故,欲请景宗皇庙于园,命

使奉册书绶,上于庙,便奉太牢之,其时委守荐。请尚书省三省

详议施。”右骑常侍希甫等请依礼所奏。敕:宜本州城选地

庙。乃曹州立

五月,书门下:“先太常寺少帝谥宣光烈皇帝,景宗者。

伏以宗生曾帝,飨承祧,号景宗,合入宗,如不宗庙,以言宗。

于理论,祧远庙,少帝神于太庙,即昭穆而宗祀。今或居别庙,

即请言景宗,但云昭光烈孝帝。兼文内有‘基’字,是明皇讳,虽

常诏皆不回,少帝继世之,不欲列圣之,今改‘基’为‘宗’字。”

。(《代会要》:《风通》陈璋云:卑有叙,丧祭哀,各有终,

令言著可遵,施而不。《礼》云:“哭之后,宰执木徇于宫,曰舍

而讳新。”故,毁庙之也,恩属绝,不可讳。今昭宣去明皇四世,

奏改册,**也。)

八月戊,明宗兖冕,文明殿,追册昭光烈孝帝。礼,册使

卢质押出应天登车,簿鼓吹导,入亭驿,日,登赴曹州。时

以追尊可,立为宗,入太庙,深为失。夫言者,功纂于祖

被于生,发号令可也。且辉王嗣之日,国命出贼臣,父衔冤,母

炭,遭放逐,祚覆亡,追谥易,当循实。如之冲、,晋之

怀,但尊称无庙号;前代亡者周赧、汉献、陈留,不称宗;中兴之

子婴,武竟无宗之典。设如自作古,于人情,则谓之“景宣烈”

,深不称。古之景、汉、周宣、汉宣,中兴再之主。如国朝,太祖

景皇帝,以受命有唐室,宣宗皇以隔代运,皇复振故。今辉亡国

业,谓“宣景”,得无乎!先,太常奏,下书省集,虽有者,

违不言。至是,立为景,陵号陵,乃曹州置,以时享,仍本州

史以下三献官。后宰臣其非,去庙号。

晋天四年十月,太礼院奏:议立唐帝庙,武德年事,祀三帝。

今请立朝庄宗、明宗、帝三庙,庶合前。诏曰:“德莫于继绝,礼莫重

于奉先。庄宗立复之功,明宗垂大之业,逮乎闵,实继枝,然丕绪洪

源,皆唐室。周者须后稷,汉者必高皇,启严祠,当崇茂。宜立

唐高祖、太宗及宗、明、闵帝庙。”月,太礼院又:“唐制度,

请以至宫正殿为五室,三分之,南去地尺,以为坎,容二主。庙之南

一屋三,门戟十有四;东西一一门,无棨戟。.knshm 仲之祭,一羊一,如

中祠,帛牲牢类,光主之。祝之文,不进不,神厨具,鸿督之。

五帝五,凡十,未迁六,未者四,谥者三。高祖、宗与其暨庄宗、

明宗,其主在化里之宫,祭二日,殿中伞二十,置新庙享祀。

皇帝、庄宗明二后及国孔夫神主四,请修祔庙,三后请谥法。”

从之。

周广元年二,太常院上言:“准敕,迁汉庙升平宫。其唐、两朝,

皆止五迁移,汉七庙,未审总,为复移五庙?敕宜准敕,并于升平

宫。其物、神、斋院、祭服、器、馔,皆依祠例,少牢,禄等寺

给;其文太祝奉礼郎,太常寺。每仲,以汉子为三。”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