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那就请您出个题吧?”蔡京无奈地道,竟然事已不可挽回,还不如顺着官家的意思,最好能让官家出题的方向简单一点,也好让太子能蒙混过关,这时候,他依然不相信太子有何才能!
“今晚有雪有梅,大家就以梅雪为题娱乐一番吧!”赵佶淡淡地道,周围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宫里的灯虽然明亮,也不过照亮大半部分地方而已。
“哈哈!”赵桓心里狂笑,已今时今日的天气环境,他早就猜到若是谈论诗词,必是雪或梅,对于这方面的诗词,他脑子里还有不少,到时候“**”出几篇,震一震这帮所谓的文人!
确定了题材,就到众人发挥的时候了。都是文人,最爱附庸风雅,时不时无病呻吟已经成为他们的本能。这不,官家话音刚落,就有几个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摇头晃脑地吟了几句。说实话,这些所谓的大作韵律结构都有了,思想却低俗不堪,有歌功奉承之嫌。
蔡攸本就是须溜拍马之辈,加上文思才学都不错,此情此景,怎么会少了他蔡大才子呢!站出来,喝了一杯酒,也送上了一首比较淫荡的诗歌。一番热闹之后,诸多臣子中比较上号的都赋了诗词。只剩下一些皇子了,特别是今天的主角太子赵桓,依然坐在席上,无动于衷。
大厅一下安静了下来。
“怎么了?”赵佶微微睁开眯上的眼,“大家怎么不继续了?难道今天高兴,岂能不尽情欢乐?”
蔡京反应最快,立刻站起来道:“官家,大家都已经吃喝得差不多了,诗词也作了不少,想来不少人已经不胜酒力,您看……是不是可以散宴了?”
他的算盘打得劈啪响,希望能趁着赵佶也喝得不少的时候让圣口一开散宴……哈,太子考究一事就算扯过去了。
王黼老奸巨滑,怎会不知道蔡京的意思,也道:“官家,臣子们的诗词作的差不多了,不过昧中不足的是官家与皇子们都还没有作出来让下臣们瞻仰瞻仰。”
王黼就是王黼,不愧能在徽宗一朝屹立不倒,单是这份揣摩圣意的功夫就让大家望尘莫及:官家赵佶最喜舞文弄墨,要他赋诗作词,不正中他的意思吗?
果然,赵佶哈哈笑道:“那可不成,皇子今晚也是来欢乐的,不意思一下又怎么成,特别是太子,今晚大家都没忘你是主角!”
赵桓道:“有父皇在,儿臣不敢放肆,也请父皇赐诗一首!”
“哈哈!”赵佶兴奋万分,“那朕就不客气了!来,叫上内侍,录下今晚众人的大作,以供外人欣赏!”
内侍准备好笔墨,如临大敌般待在一旁。
赵佶闭着眼想了一会,徐徐吟道:“有心皆字画,无欲怎风流?莫问京华事,京华叶已秋。”
不愧是爱字爱画之人,连作一首五绝也要在里面提起。此诗一出,众人不住欢呼,直称圣上高才英明神武!也不管赵佶所作和他出的梅雪扯不是一丁半点的关系!
赵桓也只能忍着恶心和众人一样赞着,宋徽宗的诗词他在后世也见过不少,说时候,除了后期被俘时做出几篇不俗之作外,其他都是无病呻吟居多,这首五绝简短平淡,却另有一番滋味。
赵桓慢慢地琢磨:赵佶后两句说“莫问京华事,京华叶已秋”,特别是后面三个字,字面上是“叶已秋”,“秋”者,离索也。乍一看,还以为他指景物而已。可仔细一寻思,不难发现有深意存焉。如果“叶”字通上“业”,岂不正指现今汴京成是多事之秋么!
难道他是借诗指事?赵桓疑惑地看向赵佶,却见他正和诸多大臣大谈风花雪月,不由松了口气,也许是自己想得太多了。
“太子!”赵佶从一片赞美声中反应过来,“太子,朕已经作出一首,该轮到你了吧?朕对你那首《卜算子》也是赞赏不已,现今对你即将要出来的诗词很期待!”
赵桓环视四周,诸人脸色各不相同,有期待者,有焦虑者,有欢喜幸灾乐祸者,最后目光停留在郓王赵楷的身上,只见此君也是一脸戏谑之色,估计也是要看赵桓出丑吧。
赵桓笑了:“父皇,三弟自幼聪慧,文思才学都在我之上,不如让他先来上一首,也让我们见识一下他的大才!”
“好!”赵佶毫不犹豫地笑道,“郓王,你大哥要看你的文才呢,你该表现一番吧?”
郓王赵楷像是等这个机会很久了,不做作地站起来道:“儿臣遵命!”吩咐内侍做好记录,之后摇头晃脑,慢慢吟道:
“肌肤绰约真仙子,来伴冰霜。洗尽铅黄。素面初无一点妆。
寻花不用持银烛,暗里闻香。零落池塘。分付余妍与寿阳。”
“好!好词!”郓王才**完,王黼就迫不及待地赞了起来,“郓王果然不凡!官家,你认为此词怎么样?”
这是一首《丑奴儿》,说的就是梅花,通篇却没有一个梅字,无论韵律意境都是上上之选。
赵佶识货之人,笑道:“却是好词,可以说是今晚到现在为止最好的词了!”
王黼立刻得意地瞥一眼蔡京,蔡京脸色不怎么好看。
郓王赵楷谦虚地道:“父皇,这只是涂鸦之作而已,若要论梅,自古以来,有谁可以超得过本朝的林靖和,他的那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可以说得上是咏梅之作中最厉害也最为经典了!”
“那是你没见过后世的咏梅”赵桓不住冷笑,林靖和的咏梅最牛?那把卢梅坡往哪搁呀,他才是真正的梅祖!咏梅第一人!他也认为赵楷的词不错,不负他文才之名,但总觉得此词很熟悉,他该不会请哪个牛名传后世的枪手写的吧?那岂不是和自己一样作弊?虽然自己是超级作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