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睁开眼的时候,觉得整个天地都不一样了。
脑子比之以前明朗了许多,万物在他眼里也不再只是一堆死物而已,而是全都“活”了过来,有了自身的生命,一切都是那样的生动,那样具有灵气;身体轻灵敏捷,盈盈欲飘,就像要羽化登仙一般,有一股不得不发泄的轻快!
打量周围,他还处于那个木屋里,只他一人,德正大师没有了踪影,赵桓知道,德正大师也许已经圆寂了,就是没有圆寂,也不会再与他见面;德正大师为他伐毛洗髓,施展灌顶**传了一身功力武功给他,那就像把全身的精血都花费在他身上一般。
确实神奇,赵桓感觉自己就是德正的大师的化身,有了他的佛法思想,有了他的功力,就是德正所学的武功都灌入了他的记忆里,生根发芽。
“佛门自有佛门的神通”!赵桓再也不敢小看这个佛门,古代人的神奇,自有后人看不到的地方,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头里满脑子都是种种武功。按照德正的所传,他练的是佛门纯正至刚的“炎阳神功”,大气磅礴,至刚至猛,威力无穷;按德正的说法,他已经帮赵桓打通了全身经脉,因为赵桓初次接触武功,没有任何根底,还不能全部融会贯通他一身功力,但那些功力都存储在他的经脉里,只待他全部吸收就有不输于德正大师的武功了。
不过这个融会贯通也不是说说就可以了,这只是理论而已,融会的时间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二十年,也或者一辈子都达不到这个境界,一切都要看赵桓的资质与悟性,如果他资质高,机遇好,就是一两年内达到德正的境界也非不可思议之事!
赵桓根据德正所以传的运功之法运行了一周天,一股暖流从丹田升起,汩汩流向四周百骸,令他心舒体畅。运功完毕,赵桓激动地跳了起来,哈哈,他终于有了梦寐以求的武功,是一个武林高手了!这对于一个从小看武侠小说与武侠电视长大的男人来说,无疑是圆了一个武侠梦!
赵桓对德正大师感激涕零起来,他比后世那些只能幻想的男人幸运了百辈!
看看时辰,天已经大亮,赵桓不禁关心起德正大师起来,毕竟人家怎么说都是他的恩人,现在生死未卜,他也过意不去。急忙打开了门,门外既然站着智光大师。
智光一见赵桓,心里一惊,看赵桓神清气爽,双目精光闪烁,再也不复昨日那软弱的骨子,双手合十,道:“恭喜太子获得神功!”
赵桓急道:“大师,德正大师呢!”
智光淡淡地道:“师兄已经离开相国寺,去了他该去的地方!”
“他……没事吧?”
智光微笑道:“师兄佛法无边,哪会有什么事?”
赵桓隐隐觉得不对劲,可看智光又神色平静,不像德正出事的样子,不好在这个话题上纠缠,只好道:“那德正大师有什么交代赵桓需要做的么?”
智光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赵桓,道:“师兄交代老衲给殿下这个?”
赵桓急忙接过,打开一看,就一张纸,上面只有三个字。
悟!
仁!
佛!
这三个浓墨大字令赵桓的双眼迷离起来,思绪陷入了遐想。今非昔比的他刹时明白过来。“悟”字说的是武功,德正说过,以赵桓如今的功力,不再是努力就有所进步的了,关键还是靠悟。德正给他这个字,无非是要他在习武一途,莫要急噪,须知“欲速则不达”。
“仁”字,就绝对是德正佛家的慈悲之心了,要赵桓以后行事不要泯灭本心,万事不要离开一个仁字,这才是为君本分。
“佛”字就令赵桓心情有点复杂了,这个“佛”字代表的意思,不单是德正要赵桓本着佛心,莫要做出人神公愤之事;另一层意思就有点深了,不过赵桓却清楚,德正也清楚,德正知道赵桓不信佛,也不信道,以后做了皇帝,也许会对这两道进行大压,虽然他说要百家争鸣,不过赵桓又说过灭佛。这就令德正不得不担心了!
为了这个“佛”,德正心中的“佛”,他不惜牺牲自己,把自己的功力无偿地传给了赵桓,心里也许就是打算要赵桓在往后的日子里,能对佛家宽恕一点,莫要进行灭绝之道!当然,德正也没有非要如此做的道理,也许是他看到自己年事已高,不如已此老迈之躯与赵桓赌了一把!
他赌对了!
德正的良苦用心,赵桓心里明白,不然他也不会说智光不懂德正的深意了,他是懂了,但却难为了他,他从没有灭佛之心,佛家是人民的信仰,灭也灭不了,他也深信,身为皇帝,之要处处为百姓谋利,他的位子就安稳,谁也动不了,就是“佛”也不成!
赵桓定定地看着手中的纸,良久才叹道:“德正大师不愧为一代高僧,高僧呀!”心里的难过却在这一叹中消失殆尽,既然德正看得起他,他也只能日后稍微回报一下他的师门了!
一旁的智光道:“殿下,你是否明白师兄的意思了?”
“明白了!”
“师兄还说,殿下无须愧疚!”
赵桓点点头道:“德正大师还说什么了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