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要我和两淳同流合污?”曾纹不动声色重复了一句。
“只是合作尔已。现要立越王为储,而其余两派都要立端王为储。矛盾已然不可调和。而您想过没有,若是皇上大行,越王接位,也必然是向太后临朝称制,到时候曾家恐怕独木难支。而章淳、安淳等人素来不喜于太后,又因为与刘皇后关系密切,故此次也是一力拥护立越王为储。得此强援,方能顺利拔除两蔡,并与太后相抗衡。两淳虽然为人刻薄、积怨甚多,可是两蔡却更为阴险,往往非制政敌于死地方肯罢休,两害相比取之轻。这一次扳倒了两蔡,朝中奸党势力必将去掉大半。以大人之才,两淳安是对手?不过是早晚之事罢了!”
许久,曾纹没开口。
侯蒙有些急了,说道:“大人,我知道,曾相国(曾布)与章淳不睦,由来已久。而两位苏学士,这几年被章淳、安淳以各种罪名接连被贬,频频迫害。不过,我以为他们都是老臣了,此中缘由,稍加点拨,自能想通。何况不过是早晚而已!”
“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我理解。我现在想的是另一件事。”曾纹缓缓地说,“看来将来最大关键还是在太后身上。我想能不能来一个两宫垂帘?”
“两宫垂帘?您的意思是……”侯蒙问道。
“若越王接位,向太后就是太皇太后,刘皇后就成了刘太后。虽然按照宋朝惯例,应由向太后垂帘,但并没有不允许刘太后也垂帘嘛!若我们和章淳一并强烈要求两宫垂帘,即便向太后为主,她的权力也必将大受牵制。如此,即便向太后要与我等为敌,也不会那么容易!”曾纹说道。
“大人,真是令人高山仰止。这条计策足以载入皇家档案。”侯蒙笑道。
“那好,和章淳沟通结盟的事,我就全权委托于你了!”曾纹亦笑道。
“虽我齿于与奸人为伍,不过如今也只能勉为其难了!”侯蒙说着。
……
此时,端王府中,书房内。
这里也是灯火通明。几人围坐在一起秘密商讨。
端中居坐的正是端王赵佶,左右则是蔡京、蔡卞和王洗。端王的管家杨震在一旁伺候着,正在向赵佶报告:“今日夜里,曾家在京一干人等悉数聚集曾府,估计必是密谋,内容不祥。这是名单!”
尚书左丞蔡卞说道:“这几日动静不小啊!宫里盛传恐怕要对我下手了!”
翰林学士蔡京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道:“老夫反正是无所谓。自从去年罢了老夫户部尚书的职,如今成天修史,再要不满意,降我到地方作知州,也由得他去!”
端王赵佶愤愤地说道:“曾纹这个小人,亏得当初本王大力保荐他,如今小人得志,到处扯本王的后腿。”
蔡京说到:“如今有皇上撑腰,这也是没法的事!”
杨震在一旁压低嗓子插言:“小的可听说‘圣上疯了’。”
王洗大声呵斥:“休得胡言!你不要命了!如此胡说,传扬出去,还是连累你的主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