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调侃之后,曾纹起身告辞。
刚走出景灵宫没多远,边上走过来一位老太监,传太后懿旨,宣“太后召见”。
到了钦圣殿,一番礼仪之后,向太后给曾纹赐了座,曾纹怀着忐忑的心情悄悄打量着这位太后。
这向太后,五十余岁,已是老态龙钟。除了面带威严,也不过是寻常人家老妇人模样。这向太后历史上也是个有名的贤淑女人。她对神宗生母高皇后(她的婆婆),一生敬重有加。哲宗准备挑选皇后时,也为诸弟娶妇,向太后却勒令向氏女子回避。族党中有求官者,也一概拒之门外,不肯通融。在历史上是少有的正直而不徇私情的太后。哲宗死后,她主张立赵佶为帝,徽宗当时也只有十九岁,于是群臣请她共同处分军国重事,她却道:“嗣君年长,不必垂殿。”后经徽宗泣恳再三,方允。而只过半年余,她就还政于徽宗,再不过问朝政。要说她唯一的错,恐怕就是为宋朝选错了赵佶这个接班人。
“上一次见面记得是两年前吧?当时哀家就说曾卿是京都才子,风流倜傥。匆匆两年,曾卿已是威震西北之朝廷栋梁。大宋能有你这样治国安邦之材,真是大幸啊!”向太后微笑着说。
“太后过誉了。臣微末之功,却被圣上简拔而居高位,不胜惶恐!”曾纹说道。
向太后又赞道:“曾卿年方弱冠,连立大功,却能如此谦逊。子宣(曾布字子宣)有此佳儿,复何求?”
停了一会儿,又道:“听说曾卿已定了亲事?”
曾纹连忙回道:“是。去岁已与现任刑部郎中李大人之女定下亲事。当初还是端王出面保的媒。”
向太后笑着说:“是么?不知何时大喜,哀家也好派人早些准备凑个热闹!”
曾纹道:“本来上次离京时,两家已约定,待臣再回京,则择吉日完婚。只是如今皇上龙体有恙,臣刚接手皇城司,诸事繁多,恐怕还得拖上一阵子。”
向太后似笑非笑,说道:“曾卿真真一心为国!”
接下来又说了些不咸不淡的话,方才让曾纹退下。
这边曾纹刚走,从向太后身后屏风走出一人,正是赵佶。
赵佶刚要开口,向太后摆了摆手,说道:“冯贵,你看这曾大人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