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间想到自己来洛阳前的决定,那时考虑过编制新的科学书籍,将现代的科学知识传授给民众,让大家一起来改造这个时代。但当时自己一个人没有那么大的能力,编写不出适合此时语言和表达完善的版本,要是做,必须找来才学俱佳的人一起来做。此际,最佳的人选不正在眼前吗?以杜甫的文学造诣,说句实话,恐怕他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翘楚,特别是在诗律方面,绝对是无人能比,即使是号称“诗仙”的李白在这方面也不如他,李白擅长的是自己那种自由的诗体,若是七律,就有了差距。杜甫欠缺的,就是一个好的机遇,他只是没有机会出大名而已。
而且,著书这件事,已不能再耽搁了,如今离兵乱只有三年时间,如此时不做,今后将更没有机会去做,时间一旦消逝,加上战乱,至少就要荒废五年以上的时间,而五年的宝贵时间,足以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熟悉新科学的学子来,那将对战乱之后的重建起到多大作用,李复自己都无法估计。而且历史上安史之乱只限于北方,南方几乎未被涉及,即使战乱发生,南方的一些学子也有条件来学习这些现代的科学知识。
想到此处,李复试探的问道:“子美兄诗集出来以后,可有什么打算?”
杜甫苦笑道:“此际我还能有什么打算,眼下也无处可去,恐怕还只有暂居京城,与过去一样,寻找些机会罢了。”
李复微微点头,说道:“既是如此,我最近想写几本书,但仅有一些思路,若是写成文章,自己却是没有这个能力,所以…若是子美兄无事,能否助我编写成书?报酬自然要比……”
话未说完,杜甫就打断道:“胜之真心助我,若是有需,我怎能不相帮。至于报酬,唉,能养活我那家小便可,不必太过破费。不知胜之想写的是什么书?”提到钱财,杜甫就有些英雄气短。
李复笑了笑,道:“子美兄的家人我自会安排,兄且不用担心。我开设酒坊、织坊,以及印坊等,都有对技艺的改造,子美兄可知否?”
杜甫点点头道:“略有耳闻。”
李复道:“我要写之书,就是我所知的一些新学,有的能改进诸般技艺,有的能促成新的创造和事物,有的则能使世人有新的发现,这些都能指引天下之人共同改进身边万物,乃至改变整个大唐。”
杜甫听得目瞪口呆,因为李复这番口气实在太大,竟然想要改变整个大唐!好一会儿才半信半疑道:“胜之所说可当真,难道胜之心中真有这改变大唐之术?”
李复还未开口,门外却传来一人的声音:“既是二哥所说,那就是真的,莫说改变整个大唐,就是改变整个天下,二哥也定能办到!”说着推门而入,正是李彭。
李彭一进屋,又道:“我喝多了酒睡不着,见二哥屋子还亮着灯,就想过来与二哥说说话,谁知听到你们所说之事,”面对李复:“二哥着实不够意思,要著书这么好的事情,怎么不要我帮忙?”
李复笑道:“怎能没有彭弟,我只不过是先和子美兄商量而已。”
李彭听说会有他,U.knshuom很是欣喜,见杜甫还有些不信,便道:“二哥是前朝仙师李淳风的再传弟子,自小就在山中学艺,看过不少仙书典籍,所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我早就想也看看那些仙书是什么样子,如今二哥要写出来,正遂我意。”后一半话却又是对李复所说。
杜甫这次可真的是惊的合不住嘴了,看着李复,像是等待他的确认,李复正要考虑如何能让杜甫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没想到李彭的话算是歪打正着,成了最好的理由,当下冲着杜甫点了点头。
杜甫叹道:“我说一直感觉胜之并非常人,原来如此。”
李复淡淡一笑,道:“此事他人不知,子美兄切莫外传,”见杜甫点头,“著书之事,绝非小事,以我三人合力,恐怕也要数月甚至半载。这几日我们先把手头事情做完,便将各书的纲要列出,之后再按照纲要一步一步细细写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对古人之作的一些评论……”
说到这里,李复忽然想起来到长安之后,一直忙碌不停,竟然忘了寻访刘知几后人的事情,还有那个女孩……不由稍走了一下神,又马上反应过来,说定了此事,三人才各自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