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淡淡一笑,道:“此事他人不知,子美兄切莫外传,”见杜甫点头,“著书之事,绝非小事,以我三人合力,恐怕也要数月甚至半载。这几日我们先把手头事情做完,便将各书的纲要列出,之后再按照纲要一步一步细细写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对古人之作的一些评论……”
说到这里,李复忽然想起来到长安之后,一直忙碌不停,竟然忘了寻访刘知几后人的事情,还有那个女孩……不由稍走了一下神,又马上反应过来,说定了此事,三人才各自休息。
自次日起,李复便和杜甫、李彭一起开始整理著书的提纲。为了开一个好头,李复决定最先作数学方面的论著,毕竟相对来说,此时人们对数学的理解要比其它学科好的多。
李复先分别讲述各类运算、定理、方程、公式等,为了不至于错漏,几人又参考国子监算学科使用的《算经十书》进行对比,以图先列出一个完整的大纲来,然后再一个一个细述。
《算经十书》中已有不少数学理论,比如《周髀算经》中的勾股定理和分数计算,《海岛算经》中的测量问题和极限概念,《孙子算经》与《张丘建算经》中的不定方程,《缉古算经》的三次方程解法,特别是《九章算术》,里面的分数四则运算、比例算法,各种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开平方、开立方,方程解法,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等等,越参考越让李复心惊,实在想不到古人的智慧已经高到这种地步,这些书里面的数学名词,如分子、分母、开平方、开立方、正、负、方程等等,都一直沿用到现代,有的竟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除去上面诸书,还有《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等,都在《算经十书》里面。讲到《缀术》之中,祖冲之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六位,李复实在是佩服不已,不住赞叹,要知道算到如此精确,需要计算正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八边形的边长,把一个九位数进行二十二次开平方,还不说其中加、减、乘、除的步骤,古人只靠那一根根算筹,不知需要花费多大力气才能算到这般地步。
两人听了李复对圆周率的解释,也是大为敬佩,都说算到此处着实不易,若是再往下算,岂不是更难?待李复又背出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精确到小数点后三十五位的时候,两人都呆住了。好半天杜甫才道:“就不说算到此处,w.ukansh.c就是背到此处,也不是一件易事。”
李复一笑,道:“背这个,可是有个偷懒的诀窍。”便讲了那个流传多年的老师要学生背会圆周率,他好去喝酒的故事,将“山颠一寺一壶酒,尔留吾散,吾把酒去,酒散,尔散吧,斯留,尔留,斯散,散?不散!尔弃酒!吾咛尔!拜拜!”这个谐音记忆办法说了,大家听了笑个不停。
待李彭问“拜拜”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李复挠了挠头,只好说是大食再往西一个岛国的语言,就是告别的意思,搞得两人再次惊叹,都想不到李复能懂得那么远地方的语言,李复只好笑而不答,还感觉有些惭愧,因为他的英语水平实在是不堪一提,是他多年的心病,不过反过来又暗自庆幸,到了此时,日后自己就是要谋个官职做做,也不用考那该死的英语了,要是在现代,考研都没戏。
列出大纲之后,李复又将其分成《算学》和《几何》两部分,再一边回忆一边添加一些内容。如此最后确定整个纲要时,已用了好几天,虽然用的时间比较长,但提纲非常细致,李复倒觉得还是值得的,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在著书的同时,李复安排了人去打听刘知几后人的住处,刘家声名不小,所以很快便有了确切的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