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历史上这些,李复不由概叹,张彖问他为何感慨,李复只好支吾过去,这样的事情怎能说出来呢。
****************
三月的长安,开始陷入奔走相看牡丹的狂热中,京城中植有牡丹的寺庙、私宅到处都是人流,李复想不到这时的人对牡丹竟有这般喜爱,诗说“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真的是毫不夸张。
在这个花中之王盛开的时节,李复接到圣旨,着他入兴庆宫晋见皇上。
亏得张彖有经验,慌乱之中还是片刻就备好了香炉香案,李复这才跪下接旨。
在香案前叩头完毕,一边笑吟吟的对来宣旨的太监说着辛苦,一旁的少华早把几串钱和几样精致玩意装好,塞在那太监的手里。
那太监乐的眉开眼笑,一再说皇上如何如何想见李复,此去必能如何如何,李复对这类的话自然不当回事,只是细细问了宫中的礼节,毕竟对一个在现代社会长大的人,对皇宫中的礼仪真的是一点不懂。
那太监姓于名伦,之前去别的官员家里传旨之时,多多少少都有些收获,但此次是一个从来都没有进过宫的人,是否懂得规矩并不好说,所以来时也就没有太多期望,岂料李复这里对他的打点竟大大超过他的预期,怎能不高兴,所以对李复的疑问一一做答,态度极好。
李复随他奔京城东面的兴庆宫,到通阳门前报了一声进去,再穿过明光门,老远看见一片碧水荡漾,李复早被这宫内宏伟辉煌的建筑所吸引,一边亦步亦趋的跟在太监于伦背后,一边贪婪的欣赏这惊人的美丽景观。
走至一小楼旁,于伦让他稍待,他去禀告皇上,李复应了,细看这小楼,挂着一匾,上书“龙堂”二字,心下不由一乐,倒想起来以前看过一个电视剧叫《龙堂》的。U.knsh.cm忽然又想到,既然这楼是龙堂,那前面的小湖岂不是龙池吗,《旧唐书》上说:“上所居宅外有水池,浸溢顷余,望气者以为龙气。”后来李隆基称为皇帝,所住的兴庆坊改为兴庆宫,而这座池便称为龙池。
正在乱想,又见于伦从楼中出来,说道:“皇上去了沉香亭,你随我来。”
李复又跟他走上不远,渐渐听得一阵乐声,随着乐声走到一个美轮美奂的亭子旁,于伦又先去禀告,李复一眼看见的是一片盛开的牡丹。沉香亭,牡丹,十年以前,诗仙李白和当今皇上李隆基,还有那倾国倾城的杨玉环就是在这里同赏牡丹,写下那“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千古名句的吧。想到此处,不由四顾观望,想多看看当日诗仙曾在之地。
于伦转眼就已回来,先大声道:“皇上有旨,宣布衣李复晋见。”接着又小声说道:“皇上在赏景呢,贵妃也在,看来心情颇好,你放心过去便是。”
李复闻听,心中竟扑通扑通乱跳起来,他倒不是怕见皇上,对他来说,再威严的皇权也只不过是一种感觉,他对皇上的印象不过是两个字而已,他心惊的是,竟能在此处见到历史上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