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电话铃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等我把电话拿起时,那头已经挂掉了。时间在下午三点二十,电话是沈晓白打来的。我把电话回拨过去,只响了一声,对方就接了。
“是勇哥吗?”沈晓白甜甜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我说:“是我!刚才你打我电话,我拿起手机来接你又挂了。我就问问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没什么大事。就是新年伊始,刚刚从老家赶过来上班,有点收不住心,寂寞,老想家,想约你出来坐坐。”
“额,好啊!什么时候?哪里?”
“去乡塘吧,晚七点。”
我听到这个名字就有点懵,忙问她说:“乡塘在哪儿?”
“乡塘在情人桥这边,贞节牌坊坡下那片竹林里,乡塘印象,你可以导航过来。”
我说了声好,就挂了电话,重新躺进被窝里。只是这一通电话下来,已是一点睡意也给没有了,只是窝在被窝里看手机。
傍晚的时候,曼婷和范依然一前一后的回来了。两个人不约而同的都买了菜。不同的是范依然买的都是素菜,她说多吃素菜健康;曼婷买了虾和鳝鱼,她说这是我最爱吃的两个菜。范依然听到这话就有点愣愣的,说:“记得这么清楚吗?”
曼婷说:“没刻意记着,就是习惯了。”
范依然听着,脸色就有点不好看,说:“习惯真好!”
我看着她们有点不好意思,说:“你们自己做饭吃吧,我晚上约了人出去吃。”
“谁。”她们差不多同时问了我同样的问题。
“沈晓白。”
“沈晓白是谁?”
“就是一熟人,是天星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哦。”
她们意兴阑珊地应着坐倒在沙发里。
我顺着导航一路走过去,到牌坊前路下坡,马路便蜿蜒进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在雨雾蒸腾中被润得湿漉漉的,竹叶尖儿不停的往地面滴落着水滴。穿行在竹林里的水泥路也是湿湿的,映着绿绿的竹叶,闪耀着一片迷人眼的绿光来。绿光在一片空旷的地方又映出另一片光,那是一个湾在竹林里的一个小水库。水库水面开阔,映着阴沉沉的天,还有湿漉漉的竹,以及水库边那用木料和杉树皮搭起来的一片田园小筑。目之所及,不由让人生出一种清雅自然的感觉来。
走近那一片田园小筑,我却找不到沈晓白。我给她打电话,她说:“我在兰亭。”
我问服务员兰亭在哪儿。服务员说:“说着这条路一直走,到前面水边拐弯的地方,左边那竹楼就是。”
我说了谢谢,就按着服务员指的方向一路寻下去。
走到水边,沈晓白正立在岸边一块太湖石上静静地看着水面,我走到了身后她也没有发现。此时的湖面雾气蒸腾,一片朦朦胧胧,在黄昏暗沉沉的天色下,竟显出一种浩淼的感觉来。水岸边昏黄的路灯已经亮起,在疏疏朗朗的竹影里弥漫着一股温暖的气息。
我在沈晓白身边立定,问她:“来很久了吗?”
她猛然回过头来,笑逐颜开,说:“没多久。你怎么也这么早就过来了?”
我说:“本来想着不应该让美女等我,结果还是来晚了。”
“我就是家里呆着闷,早点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沈晓白从太湖石上轻轻跳下,落地时微微趔趄了一下,忙扶住我的肩头站稳了,接着说,“进去吧,外面有点冷。”
我说好,就和她进了马路对面的兰亭。
兰亭是一座中式仿古的木质小楼,外面覆以杉树皮,里面摆放的也都是仿古的中式家具。客人到里面临窗坐下,从扇开的窗口看楼外的池塘,以及倒映池水中的竹林,整个给人以清新自然而又返璞归真的感觉。我见了不觉拿这儿和茗庄食肆做了个比较,我给了自己一个结论:如果说茗庄食肆是大家闺秀,那乡塘印象就是小家碧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