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们的自责也是有学问的。
一个护工照顾一个病人都让院长费心,还想拿月底最佳护理奖,五百块钱好拿的吗?何况胡晓玲这个榆木脑袋不开窍,给她就白给了。
以前最佳护理奖也是护工拿了,自己留二百,还有交给护士长的,护士长自己留一百,剩下的分给护士,每人五十,后来王小燕过来了,实习的,也不参与分配,最多闹着要他们在微信群里发个红包,一起拼手气抢着玩。
住院部有着自己的群,一共三个,分别是护士群、护理群、护工群。
护士群就六个护士,相互交流,根据需要,偶尔也发个红包,一般都是护士长发给大家,算着奖励的。
护理群是护士和护工一起的,每天都有人发红包,其中护工发得多。
护工群就是护工们的,私下互相帮助照应病人的,也有协调打扫卫生的。
病房的卫士由护士责成护工打扫,对于打扫不合格的,引起不良影响的护工,坚决开除。
有些护工暂时没有病人护理,就回家了,但是她管理的病房还是要打扫的,否则就是放弃了护理工作。
胡晓玲只有一个病房,因为她做得不好,照顾她的。
她从来不嫉妒人家管理三四个病房,知道那是装小媳妇得来的。
没有人请胡晓玲帮忙照应病人,但是她们都发信息让她帮助打扫空置的病房,明天五元。
她们没有来才会出钱的,只要来了,就没有胡晓玲挣钱的机会了。
胡晓玲一直不懂,为什么她们经常发红包,都是五角、一元、二元的,难道发个五块的,也能抢块豆腐烧汤。
胡月香虽然在护理上指导她,但是和护理无关的方面,还是防着她的,知道她口不关风,说出去不好。
李学富躺了好久,就催促她回去烧中饭,提出吃点其它的菜。
胡晓玲回家和季兰香说了李学富认识了院长,还想起了院长的姓名,把院长激动得热泪盈眶。
季兰香说好事,说明李学富病情好转了,都是医生、护士和护工的功劳啊!
“好事是好事,只是我们日后的生活又没有着落了。”胡晓玲说完,就低下了头。
“老奶奶,落后了吧?古人尚且知道,但愿世上无疾苦,何惜架上药生尘。李老师病好了,是天大的好事,我们都要高兴,身体才会好,日子才会越来越好!”季兰香对着她说。
胡晓玲说自己高兴,以后就回家种田带孩子,自由自在,不用瞧她们的脸色了。
季兰香笑了起来。
“好奶奶,你瞧过谁的脸色了?”季兰香刚来她家,就觉得这家人怪怪的,和周围人家都客气。
寡妇门前是非多,不但不多,而且还门清着,比贞节牌坊还要清。
季兰香没有什么感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只要不违法,都是正确的,没有必要媚俗。
胡晓玲吃完饭就带着饭去了医院,一路上心里很失落。
李学富看到她过来,满脸菊花,喜悦藏不住。
“你快的坐下,我给你讲一讲院长尤海琴这个人,也就是一个爱哭的女生。”
“人受了委屈,哭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有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才会忍气吞声一辈子。”胡晓玲心里不舒服,说话三菱八角的,专往人脑壳里刺。
“你不要胡思乱想了,该说的都说了,再说就重复了,没有意识,还是听我说吧!你要认真听,帮我找他们核实一下,我就不信自己活在真空里?”李学富脸色严肃,严肃里有点愤懑。
“李老师,你慢慢地说,我都听着呢。”胡晓玲知道今天触犯了病人的情绪,连忙安抚。
“把手机开成录音,马上放给我核实,确保准确无误。”李学富提醒着胡晓玲。
胡晓玲打开手机录音功能,看到李学富一直盯着自己手里的手机,向他歉意地笑了笑。
李学富沉思良久,胸有成竹地娓娓道来。
“尤海琴是我的八年级学生,至于哪一年的,我认为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还能在一起相互认识。
我那时候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一个人带三个班数学课程,一个七年级,两个班级,而且还是尤海琴班级的班主任。
我对人要求严格要求是出名的,但是宽容也是没有底线的。
当年,尤海琴班级是八年级的基础班,学校对我们没有升学指标,就是确保毕业。
学生都是不安分的,没有作业就会皮麻,无事生非,真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陈实是这个班级里面的男生,七年级时做过班长,和原来的班主任顶撞,影响不好,后来被撤职了。
我被他主动申请做班长搞得很被动,就答应他代班长,一个月后决定正式班长和班委会人员。
国庆节前一个星期,学校要求上交班委会成员名单,务必落实到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