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康元年(373年),桓温入京朝见当今孝武帝司马曜想取而代之,同年三月,桓温病重,暗示朝廷对他加九锡,让袁宏起草奏表。谢安见后,动手修改原稿,十多天还未改好,等桓温一死,加九锡之事因此搁置。
桓温死后两个月,谢安升任尚书仆射,总领吏部事务,加后将军,与尚书令王彪之一起执掌朝政。
太元元年(376年),谢安打算让外戚皇后王法慧之父王蕴出镇,于是让桓温之弟桓冲解任徐州刺史,由王蕴接任,朝廷命谢安总领中书事务。桓冲都督徐、豫、兖、青、扬五州诸军事和徐州刺史,镇守京口,后又转任都督七州诸军事,兼任荆州刺史。同年,谢安兼任扬州刺史,朝廷允许谢安可带甲仗百人入殿。当时,当今皇上司马曜开始亲政,升谢安为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谢安坚决辞让了骠骑将军之职。
太元二年(377年)七月,朝廷加谢安为司徒,他所统辖的后军文武官员都配上高级府第,谢安辞让不受。朝廷又加任谢安为侍中、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及幽州的燕国诸军事、假节。
谢安极力举荐自己的侄子谢玄出任兖州刺史,镇守广陵,负责长江下游江北一线的军事防守。谢安则自己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总管长江下游。谢玄不负叔父重托,在广陵挑选良将,训练精兵,选拔了刘牢之、何谦等人,并训练出了北府兵。
太元三年(378年),前秦征南大将军苻丕率步兵、骑兵七万人进攻襄阳。苻坚又另派十万多人,分三路合围襄阳。襄阳守将朱序死守近一年。
太元四年(379年),襄阳城破,朱序被俘。苻坚又派彭超围攻彭城,秦晋淮南之战爆发。谢安在建康布防,又令谢玄率五万北府兵,自广陵起兵应敌。谢玄四战四胜,全歼秦军。
陈郡谢氏成为当今大晋声望最高的门阀。谢安及谢氏子弟掌握长江下游军权和中枢权力。
太原王氏,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共同始祖是东周灵王的儿子,亦即太子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任司徒,因为是周王之孙,时人称为“王家”,子孙遂以“王”为氏。宗敬居住于洛阳,其后代有一支迁到秦国,秦国名将王翦是太子晋的十八世孙,王翦与其子王贲、孙王离,是为秦国王家将的三代名将,是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功勋之臣。秦末,王离与项羽交战,阵亡,此后,为逃活命,王离的长子王元逃到琅琊郡,次子王威逃到太原郡,其后代分别形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
永嘉之乱太原王氏的相当一部分留人在北方,没有南迁,只有王承、王濛等南渡。
王承曹魏司空王昶之孙,大晋汝南太守王湛之子辞官渡江,被推许为大晋南渡初年第一名士,在王导、卫玠、周顗、庾亮等名臣名士之上??。四十六岁时去世,儿子王述袭爵。
王述年少丧父,承袭父爵蓝田侯。以孝侍奉母亲,安贫守约,不求闻名显达,故三十岁仍未知名,更有人说他痴愚。后司徒王导以其门第缘故任用他为中兵属。咸和九年(334年),琅琊王司马岳获授骠骑将军,召王述为功曹,出任宛陵县令。后转任征虏将军庾冰的长史。
王述后来转任临海太守,后又迁建威将军、会稽内史,在政清正严明,无大事发生。后因母丧离职。服丧后,于永和十年(354年)代替因北伐失败而被废为庶人的殷浩为扬州刺史,加征虏将军。后进都督扬州、徐州之琅琊诸军事、卫将军、并冀幽平四州大中正,续任扬州刺史。
隆和元年(362年),桓温上请还都洛阳。当时朝廷忧惧桓温势力不能控制,且南迁士族亦安于南方生活,于是打算派侍中去拒绝桓温所请。然而王述上疏力阻,桓温不能争论,唯有放弃。
兴宁二年(364年),王述以卫将军升尚书令、散骑常侍。太和二年(367年),以年近七十,上疏求退,但朝廷不许,王述却始终不肯继续任官。次年,王述逝世,享年六十六。朝廷追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谥号为穆,又因避晋穆帝谥号,改谥为简。
太原王氏的王述之子王坦之、王述之任。王坦之成人后,任北中郎将,也与谢氏一起抗衡桓温,王坦之,咸康六年(340年),会稽王司马昱任抚军将军,王坦之被征辟为掾属,累迁参军、从事中郎,加散骑常侍,后又担任大司马桓温的长史,桓温的女儿是嫁给了王坦之的儿子,两家接为姻亲。太和三年(368年),其父王述逝世,王坦之丁忧去职,丧满之后被征拜为侍中,并袭父爵蓝田侯。太和六年(371年),桓温废掉晋帝司马奕,王坦之领左卫将军,不久又领本州大中正。
宁康元年(373年),桓温逝世,王坦之迁任中书令,领丹阳尹,与谢安、王彪之等人共辅幼主。宁康二年(374年),王坦之被任命为北中郎将、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镇守广陵。宁康三年(375年)五月丙午日,王坦之病逝,年仅四十六岁。其子长子:王恺、次子:王愉、三子:王国宝、四子:王忱都在朝中任职。
太原王氏南渡后得到琅邪王氏的帮助,王濛、王遐等人多得到王导照顾,成就了太原王氏和司马家的姻亲关系。
王穆之是晋哀帝司马丕的皇后,名士王濛之女,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晋哀帝即位后(361年)被立为皇后,在后位三年去世,无子,谥号“哀靖皇后”
王简姬,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在世时只不过是琅琊王司马昱的王妃,但是王简姬因失宠被幽废,最后忧郁而死。到了司马昱儿子司马曜(黑丑妇李陵容之子)为帝后,为了使得自己的父亲在泉下有人陪,于是追尊会稽王妃王简姬为顺皇后,与简文帝合葬。
现在的大晋皇后王法慧是哀靖皇后王穆之的侄女,由于其家室且王法慧容貌品德美好,被谢安推荐选为孝武帝司马曜的皇后(375年)。其父王蕴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假节,其兄王恭,前将军、青兖二州刺史,有弟王爽。太原王氏也算当代大晋豪门。
另外还有河南陈郡袁氏、江东的贺、朱、陆、张等大姓。
爨哲看了桃村人收集的这些年晋的门阀世族记录说:“没想到这个时代家族的力量这么大。”
罗平说:“外面的世界真和山里不一样,爨氏在南中就算是大姓,可在大晋也排不上号。可怜这里的普通百姓生活真艰辛,ww.nsh.o13岁就要开始服劳役,交税,这里的百姓基本都不能上学,不认识字,太可怜了”。
陈胜念道:“势利倾于邦君,储积富乎公室……僮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满堂,妓妾溢房……园囿拟上林,馆第僭太极。”
长期在桃花村的环境生长,外面的环境刺激了罗平和陈胜。陈胜接着说:“能读书识字都是门阀世家的子弟,到了年纪就可以混一大官,领着政府的工资,开一片庄园,养一群奴仆,平民百姓读书再多也无用。以前在学校老师教九品官人法还不明白,现在深有体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只要是出生门阀世家,不管你才能品行如何,都能过上好日子做大官,如果出生寒门才能品行如何,都没办法做大官,如果你出生佃户,曲部,奴仆生死不由你,那有机会读书识字明理。这大晋的情况比南中恶劣十倍不止”。
罗平接着说:“真希望我桃村的学子能早日强大起来,改变这阶级禁锢的社会。”
爨哲看着他两说:“这次我带你俩来主要是搞定大晋世家的通商,你们千万别意气用事,南中的烂摊子桃村还没有收拾好,大晋只能放放。”
黎武奉承道:“和你们相处这段日子才感觉什么叫人生,以前都是混日子,有什么事一定不要纳下我。”
不远处有打着“桓”字的官船靠了上来,爨哲他们只好停止了关于大晋门阀世家的讨论。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