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哲很是烦恼,他和司马道歆的事情该如何向哀霭交待。在这个时代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有后世一夫一妻制思想的爨哲还是有些绕不过弯,而且他还把他这种思想传播出去,哀霭和桃村的女同学成为第一批认可这种思想的女人。以前的桃花村,由于少灾难,男女数量也比较平均,所以取小妾的也比较少。又加上桃花男女教育差距不明显,女权主义在桃花内部盛行。哀霭前不久刚为爨哲生了一个公主,爨哲取名叫爨婉婷,这时候把爨哲又要大婚的消息传回去,家里肯定鸡犬不灵。
司马曜已经昭告天下,封司马道歆为大晋长公主,赏赐嵊泗群岛,下嫁度支尚书、宁州、交州刺史,都督诸两州军事,持节,南蛮校尉,南中王,中华国元首爨哲。
豪门士族为了维护他们特殊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他们就将婚姻严格限制在士族范围之内,极力排除非士族人士进入婚姻圈,在门阀等级内婚制的影响下,有的庶族即使资产丰殷,士族也不会与之通婚,而士族如果不严守士庶不婚的限制,便被社会视为“婚姻失类”,受到排斥和诋毁。这也是为什么刚开始褚太后那么反对司马道歆和爨氏的婚姻,因为这有辱于司马氏,爨氏只不过宁州一蛮族而已。
由于门第观念的加强,婚姻中对财礼也越来越重视,因为门声显赫是要通过实力说话的,而婚姻中就是财礼的轻重,当时许多女家利用财礼而待价而沽,甚至按照财礼的多寡而许配多家,当爨氏的势力快速成长为大晋的顶级势力时,司马氏抛弃太原王氏,结盟南中爨氏也理所应当。甚至还帮爨氏整理家谱,把爨哲塑造成为名门之后。
由于过分强调门第,联姻的范围越来越窄,于是同姓不婚的禁忌名存实亡,近亲结婚的现象特别普遍,如血缘异辈婚、中表婚大量存在,这也造成豪门士族的控制力在减弱,后辈之中能用的人越来越少,爨哲才能在货币战争中战胜这群大晋最有权势的“聪明人”。
爨哲本来已经取了正妻,父母亲属也不在建康,司马道歆的肚子也等不及六礼,司马氏也急于和爨哲达成联盟,所以当家宴的第二天,司马曜就宣告天下,司马道歆的婚事。并让给事黄门侍郎给出最近合适的婚期。
司马氏长公主出嫁,司马家不能含糊,毕竟司马氏贵为皇族,也算是豪门,本来司马道歆大着肚子嫁人已经成了大的笑话,而且夫家还不是大晋的顶级门阀,不过南中一介蛮王而已。如果在汉朝这可以算是和亲,但大晋司马氏不和亲不割地,不对外赔偿,长公主嫁给南中蛮王,开大晋之先河,大晋从来没有公主与四方蛮夷和亲一说。在这个看重门第观念,在乎血缘纯洁的时代,司马氏和爨氏的联姻并不被豪门看好。
这个时代豪门的公子们富贵无常,进入了醉生梦死的生活状态,沉缅酒色,贵族纳妾的情况非常普遍,并且数量越来越大。这是司马道歆不愿意嫁给太原王氏王熙的原因之一。爨哲来晋京快一年,不沉迷于酒色,不纳妾,不吸食五石散,豪门公子对这异类多有不屑。
司马家为长公主操办的奢华的婚礼,并要求豪门宗亲来贺,建康百姓上街迎接长公主出嫁。
贺婚之习,先秦礼记认为,儿女结婚意味着新人即将接管父母管家之职,也意味着父母将老去,从孝子忧父母之年老的情怀而言,结婚并不是一件值得庆贺之事。婚礼不贺的制度无论在上层贵族和下层民众都那个时代给予遵循。
汉时,汉宣帝认为禁止贺婚之行为为苛政,汉家以王霸道杂的理念治国,对先秦礼制有所扬弃。武帝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太后下诏召列候宗室皆往贺丞相田蚡取燕王女。
大晋荀凯著《新礼》有意恢复先秦礼法,朝廷之上不在奉行贺婚之习,即便存在婚礼上上礼现象也不敢公然庆贺。
南渡以后,直到成帝之前皆遵循婚礼不贺,成帝却突然反对不贺婚的规定,门阀豪族多反对,成帝召集礼官与博士进行辩论。最终只上礼,而不贺。至穆帝升平元年纳皇后何氏才被打破,开始贺婚。婚礼用乐,也只这设鼓吹而不作乐。
司马曜这次下诏司马道歆也爨哲的婚礼不仅要天下来贺,还有鼓吹作乐,是想借助爨氏恢复皇权,意欲明显。大晋豪族多有不喜,但谢氏和桓氏都祝贺爨哲婚礼,又有司马氏的支持,也都纷纷道贺。四月二十五日,长公主司马道歆出嫁爨哲。
司马家为了表示对司马道歆下嫁的重视,为长公主出嫁安排了高规格的仪仗。街道两边站满百姓,士兵隔开百姓和出嫁的队伍。
仪仗前面是士卒数十人用镀金的扫帚和镀银的水桶把路面洗扫一遍。
接着是导路的一批宫女,几十人骑着高大的母马,打扮得很是华丽,头上有罗纱的头巾,头钗是珍珠装饰,外跑衫是红色的罗纱并镶金边,马上还有一把青色的小伞。
然后是骑着赤红色战马的武士二十人,四人一排,马脸上装有铜质的面罩,武士和马皆披新甲,武士要配长剑,皆是头盔插有羽毛的羽林卫。
过后才是司马道歆的轿子,轿子前后皆用红色罗纱,镶着金边的扇子遮着,抬轿子的骨架是金铜色,轿子的梁架是朱红色,顶端以棕叶覆盖,轿子以金铜色的金属片装饰,铸成云、凤、花朵的图案。轿子高五尺有余,宽四尺有余。四周垂着珠帘,轿身雕刻金色的花朵。抬轿的人共有两队,每队十二人,抬杆的前后还有绿丝条的金鱼钩子,钩牢轿子。两边都有四个宫女陪伴在轿子左右,伴随而走。
后面跟着八骑着赤红马的羽林卫,再后面是二十多鼓吹的乐手穿着红色的吉服,凑着喜庆的乐曲。再后面是一群徒步的宫女,皆打扮得华丽,头上有罗纱的头巾,头钗是珍珠装饰,外跑衫也是红色的罗纱并镶金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