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元七年(382年)的大晋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货币战争后,又沉静下来。豪门还是一样的过着悠哉乐哉的生活,桃村商会像是一根小树苗在大晋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疯狂的成长着,把根系升入到了每个郡县。
余姚造反的农民一部分去了夷州,另外一部分却留在的嵊泗,桃村源源不断的粮食让他们能安心在嵊泗和夷州岛上生活,开垦荒地重新安家。当嵊泗群岛归司马道歆后,爨哲便派黎武带着部分桃花人去了岛上,爨哲要把这里打造成为桃花村的一个前进基地。司马曜已经同意桃花驻军岛上,但是爨哲不可能从南中万里之外调遣一支军队过来长期驻守,正好岛上有充足的人口,足够桃花人训练一支军队,主要以水军为主。
爨哲和桃花人的在建康的声望很高,那是因为司马氏、桓氏和谢氏都有求于桃村商会,一旦没有他们的保护,货币战争中受损的豪族们非要吃了爨哲不可。爨哲的日常就是陪着新老婆司马道歆在院子里边散心,爨哲不敢带着司马道歆出门,怕遇见复仇的豪门伤害司马道歆和孩子。于是爨哲变着法子的给新媳妇做好吃的,上顿糖醋排骨,下顿清蒸鲈鱼,再下一顿红烧狮子头。顿顿不重样,给司马道歆讲着凡人修仙,惹得小姑娘留恋往返,也想练气、结丹,爨哲开玩笑道:“你现在已经元婴了,马上化神”,惹得司马道歆大笑不止。事后司马道歆还是专门去问了司徒贺,有没有可能世界上真有这等修仙之法,司徒贺听了故事若有所思,经过反复实践认为目前以他的能力还无法办到,等回了南中他要向精通炼丹、养气的师弟问问。
哀霭怀孕的时候爨哲没有在身边,现在女儿已经满百天,他也还未见面。有时候爨哲觉得对不起她们,前世的妻子孩子,这一世的哀霭和孩子。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他才能离开大晋,回到南中。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爨哲总仰望着星空,那里是否有着一个的文明,有一个人此时此刻也在仰望星空。
林邑的国王三月就来到建康,他要控诉扶南国和宁州一个叫桃花村的部落抢了他的国,希望大晋为他做主。可来了才发现桃花村不是一个小小的部落,而是掌控南中的势力,他们的王取了皇帝的胞妹。林邑王只能郁闷的在驿馆住下,等待伸冤的机会。也许司马曜早就知道,才会开出交州刺史的条件给爨哲。
一个叫五柳先生的人终于在五月的一个普通日子来到蛮夷居,声称他才是这个店的主人。爨哲来到前厅迎接,看道的不过是一位年纪相仿的青年。
话说陶潜刚辞掉江州的小吏之职,打算来建康找一份新的差事。陶潜本是陶侃之后,后因为家道衰落,到了他这代已经不剩什么了。
“听闻京城最近特别热闹,新出了许多稀奇的宝贝,都是来自于蛮夷居爨大人之手笔,小可特来拜望。”陶潜开门见上的说道。
爨哲看到个子不高且清瘦、皮肤黝黑,穿着粗毛短衣、还有补丁的陶潜,怎么也不敢相信这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陶渊明。欣喜的说道:“蛮夷居占了先生以前题词的酒馆,请先生海涵,蛮夷居的物件不过是些哗众取宠的东西罢了。”
陶潜摇头说道:“能在短短一年之内,击败众多豪族,整顿币制,开我大晋南渡之壮举,大人大才也。”
爨哲后世对陶潜了解并不多,只是读书的时候背过几篇他的文章,现在的陶潜还在寻求一些出世治理天下的机会,还没有隐居山林写那些田园诗。不过陶潜的文采也在京城多有传闻,少年时撰写《五柳先生传》名动京城。便说道:“我只不过想让南中的百姓过得好一点,不像先生从小就励志于大济苍生。”
陶潜自幼修习儒家经典,以为出来做官一定能做一翻事业,然而还凭着曾祖父的威望才获得一小吏的工作,做了几天多有不愉快,便辞去官职来晋京想寻找一些曾祖父的故人之后,想获得一个好一点的职位,那知道守门的家丁看见他的穿着,门都没让进。后又听说买下五柳居的南中蛮王爨氏年轻有为,便想来寻找一线生机。陶潜叹气道:“那是我年少不知道这官场多是凭家势,才能到是其次。如果生在豪门大户,就算才学平平,也能得到优待,我等寒门再有才学,还是只能被推荐为一小吏。”
爨哲引陶潜入内院,在亭子小坐,煮水喝茶。
爨哲也叹气道:“这便是当今的大晋天下官场用人制度,不过先生祖上陶侃大人曾经是威震江东,官拜太尉,都督七州之军事,位极人臣,为何先生却还为出仕而烦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