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扬州市西北槐泗乡有一堆不到5米的黄泥土坟,如今也只剩下一丘荒冢半截残碑。它就是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荒淫皇帝"以奢黟,苛刻,弑父杀兄残暴闻名于史的隋炀帝之陵。
儿时在历史书上和说书的口中就认识了隋炀帝,他的暴虐与恶政使我瞠目结舌。那时也就刚刚从说书人那里学到一句话:"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认为这句话对他在适合不过了。
随着阅历的丰富,涉猎范围的增加,才明白历史仿佛给炀帝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这里面包含着太多的误解和极大的不公平。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每一部历史都是由改朝换代的胜利者组织纂写的,但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当然我们也不是对史书的全盘否定,只是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新王朝为了突出自己的文治武功,不免要对推翻它的王朝曲笔删改,这也在情理之中,所以也给后人留下了众多的疑案和迷案。所以让我们拨开那些苛刻歪曲的评价和戏剧传说的重重迷雾,重新认识杨广的的真实面貌。我们会发现
杨广即位前最值得津津乐道的一件事便是平陈战役,结束了几百年的南北分裂,实现了中国的再一次统一。这个时候杨广才19岁,但却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胆识魄力。但是《隋史》对此却讳莫如深甚至曲笔删改,说杨广为了得到陈后主的后妃张丽华,劝高炯不要杀她,但高炯不从,始怨恨。然而《陈书》却明确记载杨广命令斩杀张丽华,作为奢淫亡国的典例。从当时的人心向背和杨广的抱负来看,杨广决不会冒天下之大不讳的荒唐举动来。他不可能不知道她的母亲独孤皇后最痛恨男人娶妾,感情不忠之人,而独孤皇后是隋文帝感情上和事业上不可或却的人。
《隋史》关于杨广就任扬州总管的9年的业绩基本上不予记载,然而这却是他事业的新起点,是他人生逐渐成熟,性格逐渐完善,独立自主的运用自己的才华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时候。杨广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史书上说他"妙解音律,擅长作诗"他正是采取了文化战略,才缓和了重新统一后南方的隔阂与怨恨。利用佛教和道教来笼络人心,将文化与政治巧妙的结合起来。不但消除了人们的抵触情绪,还赢得了士人的好感。文化认知的才是最长久最有效的力量。杨广懂得这一点,说明他的才智非一般人所能及!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桃色新闻"最容易将人搞臭搞垮乃至身败名裂,杨广当然也不能幸免于难。史书上说他与宣华夫人,容华夫人有染,违背伦理道德霸占父妾。野史和民间文学更是给他画上了荒淫无度老色鬼的嘴脸。但当我们心平气和的查阅残缺的文献,残缺的史料,不难发现,杨广一生只有三个儿子,且始终眷恋他的正妻萧后,没有人能取代她皇后的地位。而一代名君唐太宗却有14个儿子,21个女儿且强娶弟媳为妻,却无人问津。宫廷事秘,世人难名,就连离我们最近的清朝,像太后下嫁之迷,顺治出家,雍正之死等等,到现在我们也未得出统一的看法,更不要说一千多年的隋朝。所以一些怀有敌意的修史者,正是利用这一点,给炀帝戴上了一个个"绿帽子"而且一"绿"到底,编出了一幕幕荒唐闹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