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是旧岁最后一天,在这一天,家家户户敞开大门。大人忙里忙外,小孩身穿新衣,高高兴兴送走旧岁,迎接新年。
今天的天气也很懂人心,太阳破晓而出,天空虽有些云,并不能阻挡阳光的温暖。在庆王府一座小院,孩子们毫无约束的欢笑声穿过内墙,传到外面更远的地方。
刘樱今日穿着一套白色新裙,头上戴着珠钗玉翠,连手上也带着两只玉镯。小布丁也穿着一件红色短装,头上戴着不少小东西,加上圆圆玉洁的脸蛋,如粉雕玉琢。
在刘樱这座小院中,围了十几人,全是从平治街带来的孤儿。大家模仿大人那样,两人一桌,桌上摆满瓜果糕点,每人除了茶,还有一个小酒杯。
“可惜王喜姐姐她们没来,要是大家都在就好了,”刘樱感叹一句。今日过年,她们分成三批。马友才、任宇的新居虽未完成,主楼已修好。他们还从未享受过新居,刘樱虽去请了,两人谢绝她的好意。他们的新居,各分了一些人去凑热闹,刘樱这里还算最多,有十四人。
住在这里的人待遇不变,除刘樱外,周复生仍每人每月一两银子。大家穿的衣服是庆王府所制,桌上的食物,一半来自庆王府,一半是刘樱的薪水买的。见小布丁端着小酒杯送到嘴边,旁边桌的谢春说:
“别喝了,大家都少喝些。等会还要吃团圆饭,还要放烟花爆竹。”
小布丁小脸有些发红,听后赶忙将酒杯放下:
“喝醉就只能在床上过年了,是不能再喝。各位哥哥姐姐,晚上我们去找喜姐姐她们可好?”
“这不好吧!今年是刘樱妹妹在庆王府的第一年,同样也是我们的。”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说:
“要走其它地方去,也要等明天中午以后。”
刘樱点点头,看了一圈问:
“过一年又长一岁,大家以后是留在庆王府,还是自立门户?”
周复生规矩,十六岁就得出去做事养活自己。他们还好,以前缺人,十五岁以上的都在做事。一些在童车坊做事的也全被抽出来,专门从事纸和印刷机的研究。
现在做这两种工作的,除开周复生收留的这些,全是庆王府的人,和周复生买断终生的十几个下人。至于以前的那些师父,一些转到喇叭坊,一些被招到庆王府教徒弟。
“我要留在庆王府,”谢春表完态,刚才说话的男孩接道:
“我想过,留在庆王府,也多半会分出去做事。我还是出去算了,无论以后在哪里做事,庆王府都是我们的家。”
大家逐渐长大,想的事情又要成熟一些。十岁以上的小孩,除谢春外,全都选择自立门户。小布丁有些不解:
“庆王府这么好,你们为什么要选择离开?”
一些选择出去的少年相互看了看,一个左眼蒙着黑皮的少年说:
“马大哥说过,周大哥想我们大家学会独立。毛二说得是,只要我们当庆王府是家,为周大哥做事,在哪里都一样。我们出去周大哥并不是不管我们,不但有事做,他还会为我们安排住处。唉!周大哥现在自己的作坊,才一个喇叭坊,也不知纸和印刷机什么时候才能造好。我准备过完年,请去那两个地方做事。人多办法多,我就不相信造不出来。”
“强哥去我也去,”刚才说话的毛二颇有些激动:
“我们不是读书的料,在这里什么也不做,都快变成懒虫。还不如出去帮忙做些事,不忙的时候,我们回来看大家。”
见这些人如此急于出去做事,小布丁有些不高兴,拉着同桌的刘樱:
“我以后就跟着姐姐,当你的丫鬟,哪里也不去。”
刘樱笑了笑,正要说话,外面走来了个年青丫鬟:
“二小姐,老夫人叫你去正堂,皇上册封姑爷的圣旨来了,先去周家祖祠祭祀。”
……
在庆王府西面,有一片被高墙围着的大院。里面有只有两幢建筑,一幢不能称为楼房,是一座长方形殿堂,这是庆王府赵家祖祠。另一幢只是座二层小楼,以前守祖祠的下人住在这里,现在变成周复生家的祖祠。
祠堂就设在一楼,除一个隔楼梯的小间,原有的隔墙也被拆除,全合成一个大的厅室。从大门进去,一眼就能看见祖牌位。
这个祖牌位设计得很大气,全是用深木色的木材做成。上面雕花刻兽,横批上写着“周德忠祗”四个大字。左右立着两根大柱,柱上的字皆是金黄色。里面向内延伸,空间不小,很像一间小型宫殿。里面摆了五个灵牌,这五个灵牌,有三个是女人,和别家的完全不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