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皇帝,谁都希望笔墨纸张越便宜越好。其它几样还好,比如笔,用根竹子找些动物的毛,自己都可以做,墨更是不希罕。
文房四宝中最难办的就是纸张,现在纸张的事解决了,赵扩正要加封周复生,被万松一番话说得浑身发抖,一锤砸到御桌上。还不解气,指着万松:
“你的意思是这些纸张反而害民了?”
万松是周必大一派,周复生也有些惊讶,对方为何会说出如此傻话?没等万松开口,何澹冷哼一声:
“皇上可能不知道,万大人的家族就在做纸张生意,市场上的徽纸就是出自万大人家族。他这样说,不过是为自己家族谋取利益。如此私心,岂能为官?”
“自己弄不出廉价纸,还不让别人弄。”另一个中年官员也进来插一脚:
“臣弹劾万松自私无德,请皇上贬他出去,不配与我等同朝为官。”
赵扩的确生起这种心思,万松被几人斥责,吓得额头直冒汗,干脆跪在地上:
“皇上,臣真的没那种心思。家族经商之事,与臣有何干系?臣的意思是不能让周大人自己搞,可将这些纸张制造之法,教给一些造纸大户,让大家一起做。这样不但能养活更多人,还可以保证得了天下纸张的供应。否则单凭京城那几间作坊,岂能满足天下人的需求?”
赵扩的怒气少了几分,另一些人的怒气长了一截。周端礼原本不想出来指责万松,实在忍不住怒意:
“万大人,现在周大人的纸出来了,你开始知道顾惜自己家的利益?周大人这些纸没出来之前,你怎么不让你家族将那些造纸秘方公布给大家?”
“臣说过,臣的家族做什么事,与臣没什么关系。”万松挺直胸膛,看向曹昆:
“臣和曹大人一样,家族都有从事造纸。想来曹大人的心思也和臣一样,都想天下能用上这种廉价纸张。就算周大人再怎么弄,至少在几年,休想满足天下人。曹大人,你说是不是?”
周复生看向曹昆,现在他才知道,曹昆家也在造纸。曹昆是员武将,骠骑大将军,算得上是武官之首。平时周复生和他没什么交情,只是觉得对方是那种“有他不多,无他不少”之人。
曹昆脸色有些泛红,被万松点名,不得不出来说几句:
“要是从为天下人出发,的确可以用万大人的方法。当然这会损害到周大人的利益,臣认为可以给周大人一些补偿。”
“本身就是将功赎罪,何谈补偿?”刘三杰说:
“皇上,开始周大人就说过,用这两种发明,让天下百姓谅解他。他也说过不是为了银子,是让那些伙计能养家糊口。要是这样做,天下能养家糊口的人更多,也不会影响到以前那些做纸张生意的伙计。”
周复生呆了呆,曹昆一说,他还想用纸换些官爵,没想到被刘三杰几句话就说没了。赵扩也替他惋惜:
“复生,你觉得万曹几位爱卿说的如何?”
“臣无异议,”周复生居然肯同意,让许多人有些不可思议:
“但此东西是臣所造,在天下定多少家造纸商?怎么个定法、卖出价格等必须由臣来安排。还有参预研制的五十七人,朝廷必须嘉奖。造出的那些东西意义有多大,不说你们也知道。臣的意思,将他们封为工部令史、通事等,不过是九品末官,起码让他们知道皇上朝廷的好,以后能制造更多东西出来。
其中有两个主要负责此事的能人,马友才、任宇,封他们为工部主事,不过从七品,他们造的这些,绝对当得起所封官位。至于臣,可不要半分功劳。”
许多官员深深吸了口冷气,还未下肚,陈谠的厉声传来:
“周大人,你还真敢封他们,你现在都能替皇上、替朝廷封官了?五十七个工匠,你全都要封他们为官?将我大宋官员当什么了?”
“臣程松弹劾周复生,恃功而骄。皇上和朝廷之责,他居然一个人全包办了。他想干什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周复生主要怕赵扩嫌麻烦,才想出封什么官,没想到这也犯禁?余端礼站出来:
“周大人不过是提议而已,他现在是朝奉大夫,可以提议一些事。五十七个工匠全封官?这怕是太过了,可封为工部匠师。至于那两个主要负责之人,朝廷可以考虑封他们官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