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湖一别,周复生还是第一次见到吕德阳。吕德阳今年四十二岁,这个年纪算才步入中年。精神看起来比在西湖时更好几分,一来就朝周复生拜下:
“吕德阳拜见大人。”
周复生还未开口,一些人眼神一亮,曲业问:
“他就是吕德阳?”
“他就是吕德阳,”周复生将吕德阳扶起:
“他现在是我们中的一员,除武艺外,我还不知道他另外的本事。目前军阵、军中口令、射击方面是我们的短板,吕大哥在这方面如何?”
周复生说的这几样,的确是他们的短板。曲饮曲业两人对这方面知道一些,杨毅从未去过军营,全是从书上看来的。周复生虽在搞创新,但旧的都不知道,如何搞好创新?全是些纸上谈兵的主。
周复生已经知道吕德阳的家事,他父亲是位将军,想来应该比杨毅这种纸上淡兵的人好得多。吕德阳扫了眼面前一千多人,心里十分激动。他开始还以为只有庆王府那四五百人,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并且这些人全是青壮年,个人条件虽比不上王培恩的护卫,悬殊并不大。
在王培恩那里,一共有一百几十个护卫,有些护卫不一定有时间。吕德阳每天训练一百个左右,人也不算少,几年下来早就有了很深的基础。见周复生如此客气,他也没自称小人。
“家父以前是蔡州军统制,我十几岁时就在蔡州军营为兵,对军阵军令还算熟悉。至于射箭,我在王府经常练习,与大家相互切磋应该没问题。”
周复生十分高兴,周复生和吕德阳几乎没相处过,对吕德阳的脾气还算有点了解。吕德阳的性格比较内向,一点不张扬。他都如此说,说明这几种他绝非普通。
同样高兴的还有杨毅,这支军队是他主要拉起来的,当然想大家越强越好。上次去西湖,这里的人都没在。周复生为了不影响他们,抽出两百个不愿意从军之人当侍卫。出入皆由这些侍卫保护,他们的责任只是训练。
但他们听府里的侍卫弟兄说过吕德阳,连穆斯莱莱的护卫长都败在吕德阳手里,杨毅自认不是对手,对吕德阳说:
“那太好了,吕兄现在也不是外人,不瞒吕兄,我们这些都是没有当过兵的人。虽懂些军中事项,都是些纸上谈兵。现在你来了,正好可以训练这些兄弟,让他们早日成为精锐之师。”
这一千多人,可以说都是杨毅一手拉出来的。听他这一说,有些人不买账了。不待吕德阳开口,小队长陈洪峰说:
“军阵军令这些我们先不说,我们想和吕兄切磋一下箭术,不知吕兄愿不愿意?”
吕德阳虽不喜言语,他以前就是专门搞这一套的,对付这些事早就有经验了,没有客气:
“恭敬不如从命。”
城外军营虽才建成,各种设备一点不缺,一些甚至是别的军营中没有之物。很快两个士兵拿出两块箭靶,这两块箭靶,将吕德阳看呆了。
箭靶是木牌制成,蒙了一张黄纸。上面像个人头,下面像人的半截身体。上下皆有五个黑色圆环,从外到里,分别写着陆柒捌玖拾五个数字。
面积不一样,上下两个圆的大小当然不相同。上面的圆比下面的圆小了大半,同是中心圆的两个十,下面有饭碗那么大,上面和普通的酒杯口差不多。上面最差的陆环,大小和下面的玖环相同。见吕德阳在发呆,李老二自豪地说:
“这种箭靶没见过吧?这是大人亲自设计的。他给我们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在五十米外,只要能射中靶就算合格。每圈数字称之为环,比如这陆环,并不一定要射中陆字,在陆字那一圈都算陆环。十箭加起来,能射中下面的七十环以上者为中,八十环以上者为良,九十环以上者为优,一百环为极品。”
这时候的箭靶,一般都是扎的稻草人,要么是块木牌上,画了个红心之类的,绝对没有如此花样。吕德阳对此很感兴趣:
“那上面的五个环数怎么算的?”
“我们在比试时,要射上面的五个环数必须先说,否则怕被人误射误中。”李老二没什么心机,说得十分老实:
“同样按十箭算,上面射中六十环以上者为铁,七十环为铜,八十环为银,九十环为金。要是射中一百环,封为神箭手。目前,杨大哥也只能次次达到银的级别,金偶尔才遇到一回。”
吕德阳暗自感叹,周复生这里的条件没得说。王培恩再有钱,也不敢搞这种军用的弓箭来练习。就算环境,在这清静的效外,也比王培恩那里好。可周复生的要求真不高,这些人的箭术也有些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