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急马赶回宫中,已是数日之后的事了。将自己一人关在上书房中决断再三,他下旨将索额图等诸人监禁起来,但对于那位处于风浪尖口的太子却没有丝毫的降罪,一时间宫内宫外议论纷纷,让人猜测。
虽然对有罪之人的处罚是宽容的,但对于有功之人的奖赏却不能不厚。除了颁旨加封太后外,九阿哥胤禟便是立下大功的头一人。上书房内,康熙所有在京的成年阿哥都整整齐齐地立在两侧,听候训斥。
“这次宫变事发突然,没有先兆,险些乱了社稷。多亏九阿哥胤禟英明决断、体贴入微,才将危机扼杀在萌芽之中,没造成太大的混乱。老九啊,朕要好好地赏赐你,说说看,你想要些什么?”
胤禟上前叩头谢恩:“儿臣身为爱新觉罗的子孙,为皇阿玛、为社稷分忧除患,乃分内之事,怎敢求赏?”
“好孩子!说的好,但朕一向论功行赏,岂可委曲了你?朕可以满足你一个心愿,你有什么想要求的吗?”
“谢皇阿玛!”胤禟眼中带笑,“儿臣想求皇阿玛将……”忽然他住口看了一眼八阿哥胤禩,似犹豫了一下,低头沉思了片刻,没有开口,却朝老十做了个眼色。胤锇马上叫出声来:“皇阿玛,您一向赏罚分明!儿子愚昧,不明白您为何不严惩作乱之恶贼?”他额娘在宫中身份尊贵,因此仗着康熙的宠爱说话一向随便。
康熙眉头一皱,对胤锇的插入有些不快,并不想理会他。正要再开口问胤禟,却见胤祯也跪了下来,向康熙重重地磕头,厉声说道:“皇阿玛,儿臣祈愿皇阿玛为江山社稷着想,为大清帝国的未来择一位明君。我大清帝国历代传位不论嫡庶,只讲品行修为。二阿哥与索额图一党勾结,意图蹿谋皇位,还请皇阿玛三思考虑……”胤祯说起话来咬牙切齿,似是与胤礽有深仇大恨一般,让众人都是心里一惊。
上书房里一下子死寂般沉静,大家都知道康熙对太子甚是宠爱,没想到这两个二愣子居然还要拿这个话题去挑拨皇上。胤禩不动声色地看着几个弟弟,心里却七上八下,暗自握紧了拳头,胤祉、胤禛等人也是各怀心思。康熙面有愠色地坐着,神情冰冷。此时的胤礽仍是太子身份,皇长子胤褆不在宫中,诸子中便以他为年长,见到胤锇、胤祯如此弹劾自己,连一声“太子爷”都不称呼,气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连忙跪在地上诉苦:“皇阿玛明鉴,儿臣事先并不知道索党图谋一事,实在是含冤莫白,求皇阿玛明断是非,也给儿臣一个公道!”说完,连连磕头,凄凄然垂下泪来。
“事先不知?”胤禟一阵轻笑,“二阿哥身为当事人居然推说自己不知,那倒是下面的人乱起哄要有心陷害了?那日,我和……那日我路过乾清门外明明……”
“你含血喷人!”胤礽急急地辩驳,不愿让他把话说完,“你看到什么?还不是你自个胡编乱造,可有证人?”
“证人……我就是证人!你若不是心虚,为何不让我把话说完?”胤禟不想让此事牵扯到芷若身上,是以没有说出她的名字。
“你……”
“够了!都别说了!”康熙的脸色早已阴沉得乌云密布,几位阿哥立在一旁不觉都是捏着把冷汗。他起身走下台子,立在胤禟、胤锇和胤祯身前,低头垂问:“你们几个是受了何人蛊惑,要参和到这皇位继承上来的?不要以为自己受圣眷正浓,就妄议政事。储君之位岂能……”慢慢地转过身,他又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告诉每一个人:“你们都听着,索额图作乱一事就此作罢,你们谁也不许再提起此事。传旨,晋封九阿哥胤禟为……为固山贝子,赐宅一座,赏夜明珠十二粒,玉如意两对,黄金百两。跪安吧都!”康熙随意地挥挥手,显得心情很烦躁。
“干吗让老十去放那个炮仗?”八阿哥随着众人一同退出上书房,寻空走到胤禟身边低语,“为什么不求皇阿玛赐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