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岭旅游风景区终于如期完工。一开放,正如县里镇里预想的那样,成千上万的游客蜂拥而至,成群结队地来到驮岭,嬉戏游乐。后来得出一个结论,到过驮岭的人,一个个都对驮岭的风光叹为观之,大加赞赏,流连往返。驮岭的秀丽风光给旅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令他们拍案惊奇的是,一个座落在环境如此优美、风光如此秀丽、干净明亮的地方的村子,怎么会和乞丐村挂上钩呢。
瞧,座落在山岙里的驮岭村,一排排崭新的民房,白墙红瓦,整齐有序。宽大的院落花木成荫,蜂蝶飞舞,相映成趣。看上去既有现代气息,又含民俗风味。村民们过得悠闲自在,看上去显然生活得很好。他们哪想到驮岭村经过旧村改造,已拆除了全部旧房,全部重新建房。在城里人看来,这显然象神仙居住的地方,令他们向往不已。文人墨客更是流连往返,欲囊括其中,又只叹有心无力,难以把美景一一带回家中细赏。有人开始说要那帮城里人跟驮岭人的生活换一下,城里人一定非常愿意。
眼看着钱囊一天天鼓起来,米多村长心里乐得什么似的,整天笑呵呵的,合不拢嘴。米家的打狗棒卖得非常好,几乎每个游客游完驮岭回去都要带一根回去。虽然看他卖得好,其它不少人家也都效仿,但都没他家的做得好,游客比来比去,还是都选择到他哪儿买。五块钱一根的打狗棒,做工精细,又有纪念价值,在城里人看来一点不贵。
生意太好,米多村长整天忙活着,米龙、老伴都加入了加工的行列,连米贵也插上了手,帮着拿点儿棍子。
米达还是按月汇款过来,想来在外面混得不差。但在外面混着,餐风露宿的,总没家里好,何况这会儿在家已比在外面赚钱。按老米老狗棒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会很有前途。而眼下都靠他们三个人撑着,米多村长深感人手不够,想让米达回家来,让他别找嫂子了,可又无法跟他联系上,有些无奈。
米多村长这会儿对那帮懒汉已少了份鄙夷和偏见,毕竟驮岭村能有今日,少不了他们的功劳。要不是他们外出行乞,后来又带动了整批整批的驮岭人外出行乞,驮岭村就不会有乞丐村的名声。要没有乞丐村的名声,驮岭村就默默无闻,不被人发现。要不被人关注,没人宣传驮岭村,驮岭村就不会成为赫赫有名的驮岭旅游风景区。要不开发旅游业,驮岭村就没有今日这个发展局面。总之一句话,是他们带动了驮岭村人致富。这让他这个当村长的感到羞愧,他当了那么多年村长,也没让村子富起来,这会儿自己曾经看不起甚至憎恨的几个懒汉,却带动整个村致富,使驮岭村貌日新月异,彻底地改头换面,成为全镇甚至全县典型的富裕村、文明村。
镇里不久还在全镇干部大会上表扬过驮岭村,也表扬过米多村长,说驮岭村有今天他村长有一半的功劳,把他作为带领村民致富的村长中的典型进行宣传,号召全镇村干部向他学习。他听了那表扬,心里总觉着不是味儿,驮岭村能有今日靠的是他吗?他听着有种冒领人家头衔的味道,心里虚虚的,总想逃避。更令他哭笑不得的是,上台领奖状时,他反复强调驮岭村能有今天的局面不是他的功劳,这是他的心里话。可大伙儿一听,都说他有点故弄玄虚,卖关子,故意在台上说得谦虚,好引起众人的注意。“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米多村长这谦虚听起来不真让人感觉多此一举。可米多村长只想把心里的话儿对着大众说出来,谁知会越说越迷糊,到最后竟使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真是哭笑不得。
米多村长着实威风了一回,那阵子县里报纸电视台宣传的都是驮岭村的东西,宣传驮岭村就少不了宣传他这个当村长的,宣传他是如何如何使一个一穷二白的光棍村,带领大家致富,变成一个户户住新房、天天吃佳洧的富裕村的,还把他的老米打狗棒专卖店宣传了一番,意在说明他的头脑灵活,善于抓住机遇,开发产品,拓展门道,以进一步加快驮岭村的经济发展。
米多村长开始时看着听着,觉得那些报纸电台都言过其实,感觉挺别扭的,很不愿听下去。后来看多了听多了,没什么不好的反应,他也就麻木了,反正宣传报道的也都那回事,不加点吹的编的哪吸引人啊,丽阳那么个小县,报纸电台也实在没什么新闻可报道,有时就靠半吹半编,造出一点来。这种事儿,他见多了。
驮岭旅游风景区开放后,为了吸引游客在山上住宿,县里就拨下专款,给驮岭村安装了有线电视。这使米多村长更感受到了风景区带来的实惠,要让驮岭人自己掏钱安装有线电视,还不知猴年马月能实现呢。这会儿村里不出一分钱,公路做通了,有线电视、电话全给装上了。真是时来运转,好运难挡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