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次的聚会特殊,所以对于闷闷不乐的爱丽丝张岱夫只能说声抱歉。最奇怪的是看见方铁牛也摆出一副谁欠他几百吊钱的模样,让张岱夫很不理解,特意把铁牛找过来问道:“兄弟,你是因为啥闷闷不乐啊?”
“班长,我觉得你能知道啊!合着我这忧郁的表情都白做了,你还是没有理解上去啊!”
“别扯那没有用的,有啥事直说,拐弯抹角的累!”
“那我可说了嘿!班长,自打咱们来到上海滩以来,咱们分开的次数微乎其微,这次把我一个人抛下,我要是开心才怪!”
“别跟他们学着整景弄事,好好地帮我看好家才是你的首要任务。咱们兄弟之间,我最信任的还是你,你要是觉得扛不起我离开之后的大任,我可以考虑一下换人!”
都说请将不如激将,张岱夫话音未落,铁牛的胸脯已经拍的蓬蓬的响,连声说让班长放心,有方铁牛在,肯定会安然无恙!
从上海到桐乡乌镇,直线距离并不算远,大约140公里。然而这个年代的道路交通却是糟糕透了,坐车还不如走着走,张岱夫和涂海两人干脆选择了骑马。经过一番晓行夜宿,一路的奔波之后,两人终于进入了桐乡境内。
这里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绿树小桥流水,白墙黑瓦人家。这个季节正是杭白菊孕育生长的时候,漫山遍野蔚为壮观。
说起杭白菊,还有一个故事。1920年间,安徽的茶商汪裕泰把桐乡这一带的甘菊全部垄断收购,打上杭州西湖金伦茶菊庄的字样销往南洋,因为品质好受到热烈欢迎。有好事儿的经销商武断地理解为是杭州出产的,纷纷跑到杭州去寻找货源,结果一无所获,怏怏而归。其实这是汪裕泰耍了个心眼儿,一是借用杭州的名气,二是把真正的原产地隐藏起来,便于垄断经营。
张岱夫作为一个穷孩子,平时忙于打工赚钱,根本没有闲暇时间旅游,也从未到过乌镇,只是听人说起过,那里还留有小桥流水江南风光。不过后世的乌镇古建筑大部分拆的精光,只剩下一小部分还保留着原貌,但是沾染了商业旅游的气息已经变得不那么纯朴自然。
沿途看到三三两两的精壮汉子,从四面八方向乌镇而来。涂海介绍说这都是全国各地的武林同道,提前知道了消息,特意赶来凑热闹的。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些武林人士更是如此。平时为名或是为利,小摩擦不断,积怨颇深,道左相遇话不投机,只好手上见真章。沿途打架斗殴的好几起,还有死了人的。两人只是看热闹,从未停下马来管闲事儿。
到了乌镇,当地有一个叫沈有昌的大户专程接待拥有请柬的武林同道。那些不请自来的武林人士,则纷纷投宿到各个客栈,甚至百姓家中,等待着武林大会召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