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事情过去了好好几天,可周永贵依然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看着手中的银票和府衙中办好的契约凭证,三千六百贯,这可不是小数目。
黄小官人和苏小娘子说买就买了。
当初决定出售酒坊时,周永贵心中很矛盾,他既希望有人来买,同时又不希望有人来买。
所以酒坊定价高出市面三倍不止。
“傻子才会来买呢”。这句话周永贵曾经在心中说过无数次。
可如今有人买了。
而且很爽快的就买了。
周永贵知道,黄小官人和苏小娘子俩人不是傻,他们是在帮自己。
这种帮法,只是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能不能还的清。
还不清的话……就让两个孙子接着还吧。
黄小官人和苏小娘子怎么看都是良善之人,两个孙子跟着他们也绝对亏不了。
至于他们让自己仍然留下来帮忙,
哪还好意思。
守着乡下的几亩薄田度过残生,足矣。
周永贵想了许多,眼睛里开始有热量涌出,待到与苏小娘子交接完毕,自己凑齐六千贯银钱后便即刻起身苏江宁将那不孝孙拎回家来。
拿着手中的一切凭证,苏沐憋憋嘴,对着黄谦道:“你还真不是个商人,三千六百贯,价也不还,说出手就出手。”
对这样的苏沐,黄谦表示很无力啊。
外人面前的端庄大度温良淑德呢?
怎么到我这儿就像某个“秀儿”一个样呢?!
难道这就是近墨者黑?
但究竟谁是“墨”还真不好说。
黄谦只得洒然一笑,唱道“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此时并没有《三国志通俗演义》,也没有京剧,更没有取材此书而成的京剧剧目《空诚计》。
黄谦的唱腔苏沐没听过,细品之下倒也是有些韵味。
苏沐嘴角一扬,这几天来总算是出了那么一点点恶气。
遂有些得意的道:“我走了,约好今天和周老丈交接酒坊事宜”。
黄谦连忙点头,道:“赶紧去赶紧去,可别耽搁了人家周老丈的事,把秀儿带上,好让她也跟着你学一学”。
“还用你说”,苏沐白了一眼黄谦,叫上秀儿一同往周记酒坊而去。
看着苏沐离去的背影,黄谦笑了笑,收购周记酒坊,她这是同情心泛滥啊。
与她不同,黄谦收购周记酒坊不是因为同情,而是因为欣赏。
欣赏十四岁的周侗在那个为首男子高喊一声“我爹是**”之后,依然敢废了他一条腿!
这或许在某些人看来是鲁莽,但在黄谦看来这是血性!
大周的军人缺的就是这样的血性。
在前世,黄谦干不出周侗这样的事情,但今生,黄谦也想血性一番。
所以遇到血性的周侗,黄谦决定帮他一把。
至于“周侗”这个名字,黄谦才不会以为是那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
而对于黄谦和苏沐的挽留,周永贵谢却了他们的好意。
言明自已经老了,干不动了,不能继续呆在酒坊,等过段日子将小孙赎回之后,自己将会去乡下守着几亩薄田了此残生。
而两个孙子却托付给黄谦和苏沐,任凭差遣。
周永贵不愿留下来,其实这是面子问题。
黄谦理解,也不勉强,也不说破。
留下两个孙子任凭差遣,这是出于感恩,也是为了俩孙子以后能有个前程。
黄谦想到如此种种,心中有些憋闷,脚步也随之出了苏府。
时已接近中秋,江州城的风都带着一丝丝凉爽的水气。
对江州城,黄谦已经说的上是略熟悉了。
城北的锁江楼,听秀儿说站在上面能将整个江州城的风景尽收眼底。
黄谦对此表示怀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