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晨起理妆时,紫鹃在我身边转来转去只是唠叨:“好姑娘,今天必得打扮好了才去呢!总不能叫宝姑娘比了下去。”我笑道:“你真是唠叨,请问紫鹃姑娘今儿高寿呐?”紫鹃气道:“我却是为谁来?真是不识好人心。”
我说:“好好好,我听你的就是。紫鹃姑娘的话我是从来不敢不听的。”紫鹃这才笑着拿了她给我新做的衣裳来。原是淡紫的衫子,在襟边碎碎地绣了些淡黄的桂花,原是我设计的,专门为秋天应景的。今天却是用上了。
淡淡的施了些脂粉,松松地挽了头发。插了一枝珠钗,再不带任何花翠。腕上却笼了雪雁早上好容易串起来的桂花花串各两串。行动处果然清香宜人。紫鹃这才满意地道:“成了,姑娘我们就去吧。”
还未出门,宝玉已经兴冲冲来了,道:“林妹妹,你不知道,昨儿听说,云儿和宝姐姐计议了一个晚上呢,今儿必是热闹的。我今儿一定好生作些诗,总不成总是比不上你们吧?”
我笑道:“那你好生多吃几个螃蟹,兴许就作出来了也未可知呢!”
及至到了贾母那里,只见王夫人,薛姨妈已经坐在那里了。凤姐儿自率了李纨,贾府三艳在下头候着。贾母笑道:“现人齐了,我们就去吧。”于是率众人一行进园来。贾母因问哪一处好。王夫人笑道:“山坡上两棵桂花开得最好,河里的水又碧清,坐在河中的亭子上最敞亮。我们就去藕香榭吧。”
原来这藕香榭建在河中心。
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凤姐儿搀着贾母道:“老祖宗只管大步走,这竹桥规矩是咯吱咯吱的。”
一时进入榭中,只见栏杆外放着两张竹案,一个上面设着杯箸酒具,一个上头设着荼具等等物。那边有两三个丫头子煽风炉点火煮茶。贾母喜得道:“这茶想的到,且是地方,东西也都干净。”湘云笑道:“这是宝姐姐帮我预备的。”贾母看了我一眼,笑道:“我说这个孩子细致,凡事想的妥当。”王夫人笑道:“她从小这么着,比大人们想得还周到些呢。”凤姐儿眼波一闪,也并不言声。
只听贾母对湘云笑道:“我小的时候,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什么枕霞阁,现在已经是没有了吧?我那时也象你们这么年纪,天天那里顽去。那日失了脚掉了下去,几乎没淹死,众人都说恐怕活不得了呢,谁知竟好了。你们看我这鬓角上指头顶大的一块窝儿就是叫那木钉子弄破了,才这样的呢。”
凤姐儿笑道:“原是老太太福大命大,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鬼使神差碰了这么一个窝儿出来好盛福寿的,那寿星老头上原是有个窝儿的,只是叫福寿装得满了,倒高出来好些呢!”未及说完,众人都笑软了。贾母啐道:“这猴儿叫我惯的了不得了,只管拿我取笑起来,恨得我撕你那油嘴。”凤姐儿笑道:“回来吃螃蟹,恐积了冷了在心里,倒不好的了,这讨老祖宗笑一回开开心,一高兴多吃两了也就无碍的了。”王夫人笑道:“老太太因为太过喜欢她,才惯得她这样!明儿更加无礼了。”贾母笑道:“我喜欢她这样,她又不是不知高低的孩子。没的整日里在我面前装神弄鬼的作什么?才是没趣儿呢?要说端庄原也不错。只是娘儿们日常原该说说笑笑的。日子才过得有滋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