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学大寨时,生产队人口达到120人,人均5分土地,种的粮食除向国家上缴公粮后,余下的粮食按工分折算分粮食。
我们家人口多,出劳力的少,吃长饭的多,挣得的工分少,分得的粮食就更少。
遇到了每年的二、三月早断炊了。
对断炊的农户家,公社,大队有一条规定,缺粮困难户可以提前向生产队申请借粮食吃,次年分配时从中扣除,这样循环运行,我们家成了当地有名的超支户。
父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种田人借粮食吃,一年复一年,饿着肚子种田,只有中国的农民守本份。
当时的农村,从上到下把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叫得满天响,结果还是靠天吃饭。
挣工分,出工不出力,磨洋工,弄虚作假成为一种人的智慧。
生产队长,会计,记工员,财务保管员同流合污,为了多挣工分做假很有办法。
在农忙收割时,收割一亩田的谷子需要估计工分值多少,插一亩田的秧苗工分值多少,由他们决定后,劳动轻松的农活反而工分高,劳动繁重的农活反而工分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