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是高工分理所当然归他们干,我们年龄小,累的时间长,都是干一样的活还不能同工同酬。
明显不公平,也只好忍气吞声。
一挑水粪2角钱,浓度要求在20度,用粪度表测浓度计算报酬。
为了增加水粪的浓度,大人们开始进偷粪,专掏厕所里的干大便,挑回生产队后背着人再用河水勾兑,这样从一挑变成了十几挑,可以挣得2元钱。
而我们因年小体弱,也学着大人样,淩晨2点起床进城去偷水粪,不知道有其中有奥秘,一次一挑,担子压在肩上,腿肚子打闪闪,两眼直冒金星,也只能挣得2角钱的工分,耐心等待着年底决算。
1968年,生产队按劳动日计算报酬:100个工分折合7角人民币。
年初,生产队长发给每个社员一本《记工证》,由记工员按照《记工证》填上当天出工应得的工分。
年底,再按全年累计工分折算出应得的全年劳动报酬,参加年终分配。那时的工分就是一个人的劳动报酬和赖以生存的基础。
因而流传着“工分,工分,社员命根”的民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