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宋的蔗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沙糖,一种是糖霜。
沙糖即糖浆,为流体。
糖霜即冰糖,为块状固体。
熬制沙糖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因此就算蔡家做沙糖生意也没有什么赚头。
而糖霜制作技术难度大,目前只有福建路泉州福唐、两浙路奉国军、广南东路广州番禺、益州路汉州、梓州路遂州五地掌握了此技术。
其中前四地的糖霜制作技术相对于遂州来说由要差一些,前四地糖霜产量低、质量差,因此遂州才是糖霜得主要产地。
即使是在遂州,生产糖霜的“糖霜户”也只是集中在伞山周围。
遂州的“糖霜户”大概有三百家左右的出产为优质糖霜,其中大户每年要用三百多口缸来制糖,而小户不过只有一两口缸。
遂州还有将近百家制糖作坊,但是只能生产中、下等的糖霜。
即使是遂州的“糖霜户”所掌握的制糖技术也相当简单,根本无法完全控制生产过程,导致每年的产量都极不稳定。
从耕田栽种甘蔗到晒糖霜要历时长达一年半,但结糖霜的过程却难以预测,一口缸可能出产上百斤糖霜,也有可能只出产几十斤,甚至还可能一斤也无法出产。
甚至是到了宋徽宗宣和初年,朝廷要求遂州每年进贡糖霜数千斤,结果致使遂州有将近半数的“糖霜户”破产。
由此可知,福唐、奉国军、番禺、汉州、遂州五地每年出产的糖霜总和也没多少,这就使得糖霜成为了奢侈品,普通百姓根本无力购买。
“糖霜和一种新糖。”蔡伯俙答道。
蔡伯俙准备生产冰糖和白砂糖,他曾看过明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知道冰糖和白砂糖的生产工艺。
“这也是伯俙在梦中所学?”蔡延问道。
“正是。”蔡伯俙答道。
十一月初五,林高带着一名总角男童来到了蔡府门外,蔡龟从收到林高的名帖后便立刻出门迎接。
“伯吉兄。”林高向蔡龟从行礼道。
“子羽兄。”蔡龟从回礼道
“见过著作佐郎。”林高身旁的男童也向蔡龟从行礼道。
“伯吉兄,这是犬子概。”林高向蔡龟从介绍道。
蔡龟从回礼道:“原来是林郎君。”
蔡龟从将林高父子迎进客厅后,林高便表明了来意。
原来是林高听说卢仁和王逊在格物书院讲学,便想将林概送进格物书院读书。
“没问题,林郎君今日便可去书院。”蔡龟从爽快的答应道。
“多谢伯吉兄。”林高拱手谢道
“多谢著作佐郎。”林概拜谢道。
林高当天下午便将林概送进了格物书院,当蔡伯俙得知林高姓名后,很快便想到了在宋朝一门三代八进士的福清西溪林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