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府内上下三十六口人被全部带走,自然不能算是普通案件,如今要确认的是来者兵士是属于哪种兵属。
如果是地方军队,众人自然会带到州府审讯,并等到三大法司的官员到来,这说明罪名不至于似通敌卖国,谋逆犯上,还有转圜的余地。
但如果是京城来的军队,那便大大不妙了,因为他们将有可能押送到京城交于大理寺。
陈奚夷转头问道:“你可看清兵士所穿服饰是何种?衣服上是什么图案?”
石安回忆片刻,回答道:“个个人高马大,穿的像鱼鳞形状的甲胄,腰胯长刀,不知道里面穿的什么,不过领头的两个没穿盔甲,胸背和肩袖部位画的好像是豹子!”
陈奚夷听到这里,心下一沉,本地军队都是佩戴环锁甲,身穿豹服配细鳞甲的唯有京城十六卫中的威卫,事情果然朝最坏的方向去了。
十六卫由前朝杨家的十二卫和十六府演变而来,直接由皇帝接管,属于最高的军事机构,分别是左右卫、骁卫、武卫、威卫、领军卫、金吾卫……
而这十六卫中,以左右卫为核心,总领五府、折冲府或彍骑。
如果是威卫来抓人,表明是由皇帝亲自下达的命令,但到底是什么原因,能惊动朝廷亲自从京城来拿人。
有些事只要经过缜密的分析,都能推理出个大概,但此刻陈奚夷却是想不明白,有用的线索实在是太少!
要想弄清楚变故的原委,就必须找官府中人打探消息,崇龛县内与陈家交好的几位官府中人之间,就近便有一个,便是崇龛县明府陆百川。
所谓明府,也就是县长的称呼,唐人这时候没有明清时县令的说法。
陆百川与陈父是多年同窗好友,说是穿同一条裤子也不为过,此人为官清廉,在百姓口中颇有好名,向他打探消息,最为合适不过。
既然是抄家,陈府上上下下自然不能幸免,府内每个人在县内户部都会登名造册,官府经过身份确认,自然会发现剩下的有多少人未被抓住,也就是说他和石安现在属于漏网之鱼,即将被列入追捕的名单中。
陈家在崇龛县也有些名望,认识他陈奚夷的人也不在少数,一旦踏入城门,必然会被认出。
陈奚夷向石安说出了自己想法,但石安不同意,坚持说让他一个人前去。
陈奚夷自然知道石安是想为他去冒这个险,但他却不能不去,有些事石安做起来没自己稳妥,毕竟前世年纪比这还留着青鼻涕的大了整整十岁,心智也比较成熟了。
同时也不愿石安去冒这个险,就算是签了卖身契也只能算半个陈家人,终究是个外人,陈奚夷骨子里只当他是个打工的!
城北荒郊的破庙很少有人前去,是个暂避风声的好地方,好说歹说之后,石安才嘟囔着勉强答应在那等他。
反正就是一副不爽的样子,跟借了他钱没还一样!
陈奚夷对于石安的行为,很是感动,如今陈家遭难,不知有多少人唯恐被牵连上,避之不及,何况伸出援手了。
眼下,陈奚夷对能否打探到消息并不抱太大的希望,虽然他是一千多年的后人,知晓一部分历史,但都是些轰动全国的著名大事,这些个刑事案件那能知道的这么清楚,况且有没有文献留下来还是未知之数。
陈奚夷这么热衷查探陈家之事,其实他也不是很愿意,万一不慎,可能就会一辈子呆在牢笼里了,甚至还会身首异处,就是所谓的抛头颅洒热血,但他又不能不去,在道义上来说,至少陈家上下是他名义上的亲人,这三年多来一直是真诚对他的,哪怕不是亲儿子,也已经胜似亲儿子啦。
其次,占着人家宝贝儿子的身子,吃好的穿好的,捡了这么大个便宜,不做点事,是不是有点不够地道啊!
去是一定要去的,不然良心过不去这个槛,只能尽可能的小心谨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