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紫霄玉诀》缓慢翻开,《上清玉诀》主传道授业,讲究入道,不对他胃口,年纪大了到真正无欲念时则适合修炼,而《通玄玉诀》药理之术和外丹之术也需要学习。
药理之术需要认识药草,熟悉五行所属和药性,可行医治病和疗伤生肌。外丹术又为炼丹术,需用炉鼎等器具,烧炼金石草木,炼成神丹,以作修炼之用。
之所以要学习这两种,一是为了避免因伤重不治而身亡,陆元直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陈奚夷对他既是遗憾又是感激,幸好他是死了,不然他陈奚夷没这种境遇。
而修行外丹术的原因是怕自己修行不足只有靠丹药来提升修为,虽然丹药是借助外物,对修行不益,但总比没有的好。
虽然如此,陈奚夷还是将这两种修行之术延后,因为目前只有十个月的时间,紧迫的很,只能日后慢慢研究!
人体的奇经八脉和十二正经的走向在玉诀上都有描绘,包括一百零八处主要要害的穴位也有标注,陈奚夷看了个大概,这些经脉和穴位由于太多,一时间也全记不下来。
好在吐纳之术并不需要经过诸多穴位,只需记住十几个关键穴位即可。
陈奚夷盘坐在床上,双手平放于膝,拇指按住中指依图掐诀,默念一遍清心诀后,舌顶上颚,双目微闭,含光内视,两耳屏却外界一切干扰,如万籁俱寂之境,凝韵听息。
之所以要舌顶上颚,是因人之上鄂有两个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气,故吐纳时必须堵住,如婴儿埔乳之状。
陈奚夷初时吐纳五长一短,贪功冒进,致使头脑有些肿胀,无奈后则改为三长一短,方才舒坦。
他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缓缓吐出体内浊气,再自鼻中吸入清气,用意念咽入下丹田,以补充呼出之气。
呼必呼尽,吸必吸满,吸时小腹园起,呼时小腹收回。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为天,肾为地,随着行气,陈奚夷焦灼心性渐渐伏下,与肾气交合。
以心领气,以气随心,吸气时随意念下注丹田,呼气时以意念出窍外,心息相依。
灵气进入体内并非只从口鼻吸入,人体有十四条经脉,三百六十五处主要穴道皆能摄取天地灵气,只是各处众寡不同。
天地灵气斑杂多化,是没有任何颜色的,也不能直接摄取入体内的,需以周身穴道吸取以大周天汇聚后经阴阳任督二脉小周天逐渐提纯后变为阴阳交互的可为修道者所用的灵气。
这些灵气可存于丹田气海,若与人斗法,则从气海调于周身,道术皆以灵气为介,灵气越多则能施展更多的道术。
当然每上一个境界,灵气则越精纯越浑厚,据说达到洞神三阶时,灵气会以液态形式存在。
玉诀有云:“吐惟细细,纳维绵绵,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方为真息。”
陈奚夷打坐许久,无法催动各处灵气在体内游走,这时才知修行一途,困难重重,任重而道远,远比读书工作更让人感到挫败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