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天光未亮,四野仍是一片昏暗,刘备却知道此刻必须争分夺秒,急令全军整顿出发,绕着城外曹操的包围网兜了一个大圈,行军之前,刘备又三令五申,叮嘱队伍沿途一定要隐匿行迹,绝对不能让曹军察觉,就这样匆匆往南城绕去。
曹军北门大营之中,大军已经休息,寨中火把照明不熄,主帐仍透露出隐约的灯光。
曹操倚靠在帐中主位之上,以手支头,闭眼沉思,在他脸上看不出半点喜怒,反而透露着一股疲惫。
方才探子来报,蔡阳的队伍被斩杀殆尽,而刘备所部也已不见踪迹。一切似乎都在预料之中,没有多大出入。出兵之前,他就问过蔡阳,丢了汝南,可愿将功赎罪,也不知这蔡阳死前,是释然无憾呢?还是心中难平?
面前几位谋士武将大都正襟危坐,只有郭嘉手中兀自端着酒杯,摇晃着似在品鉴其中之趣。曹操眯起眼睛看了郭嘉一眼,沉声道:“奉孝,我怎么记得你来前已经把酒喝完了?”
众人都没有想到,曹操将大家聚集起来,这第一句话竟然是问郭嘉的酒。
郭嘉也不看曹操,盯着酒杯说道:“主公何时不用打仗了,奉孝也就不用喝酒了。”
曹操笑笑,说道:“那便祝你早日无酒可饮。”
郭嘉也笑了笑:“也祝主公三个月内就能平定汝南。”
曹操听他这么说,终于睁开了眼睛道:“怎么你觉得以我八万人马,踏平这汝南还需三个月?”
郭嘉道:“天气渐冷,攻城本就不易,况且主公如今全不给城中留有一丝生机,他们定会拼了命抗衡,想来三个月后,城中粮草兵员折损的差不多了,这城才可攻下。”
别看郭嘉平日里不修边幅,常是一副醉醺醺的样子,可真到了分析问题的时候,仍是没有一丝懈怠,这分析有理有据,更似乎是在向曹操暗示着什么。
曹操听他这样说,也不生气,转而问道荀攸:“公达,你怎么看?”
荀攸是曹操亲口认定的“谋主”,说话举足轻重,只见他缓缓起身向曹操行了一礼道:“我大军虽兵威甚壮,但若不能一举拿下,只怕会士气受挫。何况张玄刘备,若只有其一还好对付,如今他二军一内一外,若有心相互勾连,里应外合,对付起来也是不易。如今当务之急,是找到刘备踪迹,好提前有所防备。”荀攸的话也是点到即止,也不说如今大动干戈是对是错,只针对眼下局势提出了解决办法。
曹操点了点头,问道:“西城外的地道,找到了么?”
原来曹操早就猜到了张玄是靠着地道收了西城外的粮草。
徐晃起身道:“已经找到了洞口,便在西城外粮田边,共有五处入口,不过都已经封闭堵死,无法进入了。不过为保万全,末将还是派了些人手在那里严加盯防了。”
曹操道:“把人撤回来吧,若是地道尚可使用,刘备想要入城定会前往西城,你可不要把他吓跑了。”
徐晃不明就里,问道:“主公的意思是?”
曹操不耐烦道:“公明啊,你将兵打仗不在话下,但揣摩人心还得多学习学习,刘备向来以仁义示人,今次从河北折返汝南,哪会眼睁睁看着汝南陷落?想来应是还想着能与张玄有所勾连,如今内外隔绝,他若不入城,怎么和张玄勾连?你们不是担心他二人里应外合么?那便放他进去,让他好好和张玄聚聚,咱们一边做顺水人情,一边准备一网打尽。”
“那若是刘备自顾自逃脱呢?”徐晃又问道。
曹操斜眼看他,已经有些不耐烦了:“那就让他逃,一个不顾仁义的刘玄德,将来也没什么好怕的了。”
说完这话,曹操站起身来,走到了营帐之外,寒风瑟瑟中,许褚连忙拿起长袍,跑过去披在了曹操身上。
曹操望着汝南城楼,说道:“夜长梦多,明日一早,点齐兵马,南北两门,未时便一同攻城。郭嘉,若是我可提前将汝南攻下,你就得戒酒三月。”
身后众人皆行礼领命。只有郭嘉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却是笑而不语。
次日天光未显,曹营中已整肃齐备,张玄立于城头观望,看见曹军中已经开始准备云梯井栏冲车强弩等一应攻城器具,忙命人打探四周,果然不出他所料,城南臧霸营中也渐次将攻城器具准备万全,而东西两面全无动静。张玄命马芸清将城中一应储备尽可能往南北两面送来。严阵以待,等候曹操攻城。
曹军井井有条,不疾不徐,直到午时过后,才终于将器械准备完全,兵士开始在营寨中列队整顿。张玄见状,运气对城头众兵士喊道:“诸位,今日之战,不是敌死便是我亡,都打起精神来,箭矢巨石备好,不要着急,敌人到了城下,再作攻击,咱们箭矢不多,不可浪费!”
众兵士听他号令,都弓箭在手,伏于城墙之下,等待敌兵来犯。就连玉兰也拿起弓箭穿上盔甲,站在了张玄身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