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无修接口道:“我们在场九派的实力,确是足以对抗金国的江湖人马,但是倘若有魔教一方加入金国,如刚才燕宗主所见,那咱们的力量恐怕就不够了。”
贾玉堂道:“交战之事,哪有万全,当年魔教教主何等厉害,还不是被咱们合力给剿灭了?”
曹无修道:“总要预先思量后果,倘若一战之后,局面反不如现在,那不如先静以观变。”
贾玉堂道:“金国在完颜亮时期,乱政频出,国力衰减,现在完颜雍掌国,渐露英主之才,但此前忙于应付北部契丹之乱,兵马整合尚待时日。如此时机,往后三十年,恐都不会再有,此正是用事之秋,不容错过。当此时机,我等倘若蜗居不出,作壁上观,金国江湖人马倾力而动,让我朝军士如何应对?”
曹无修道:“一时之胜或许可期,但我朝与金国国力相当,兵力相若,北伐大计恐难实现,战来战去,不过形成相持局面,回头还要重新议和,又会回到战前局面,白白消耗国力,损伤士卒。放眼我武林人士,彼此争斗,亦是如此,实属无谓。倘若我等镇之以静,妥善联系金国武林各届,他们也未必会轻举妄动。”
贾玉堂道:“两国对持,实力相当,彼此相安无事,于国计民生可能确非坏事。但是此等局面难以长久保持,因为倘若一方不求进取,另一方有备而动,发动侵袭,就会占据强势。只有双方都诉诸武力,才有可能形成均衡局面。更何况,魔教人马,难以理喻,他们要襄助金国,我等原是无可回避,只能全力一战。”
曹无修道:“贾总堂主此番博弈理论,所言有理。如果双方缺乏交流,沟通不畅,确实会有此等局面。但如果双发保持开放性,彼此公布军力信息,只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战备,也未尝不可形成持续和平的稳定局面。说到魔教势力之动向,至今尚且未有定论。昔年九大宗派,核心两派,少林、武当,如今俱在金国境内,我等正当与他们接洽联合,共抗魔教,不可逼迫他们走上我朝的对立一方,还请诸位三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