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那幢房子二楼窗户后,邓墨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二人,看他们嘀嘀咕咕地说了半天,转而又消失在巷尾转角,心想:“这捕头不简单,看来死的一定是那屋的男人,只是不知什么人会去谋杀一个退伍的老卒?难道是……”
想到这,他不由得笑了笑,自己未免有些魔怔了,这件事和东吴恐怕扯不上什么联系。
南郡最不缺的就是军士,各种原因退伍的老卒也不是少数。战场上的老兵是军队里最宝贵的财富,一般不是实在上不了沙场的话,是不允许退伍的。
不过这样的老兵作用主要体现在战场厮杀上,退伍后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所以很多老卒退下来后生活都过得不怎么样。荆州军倒还好,据说君侯特别优待士卒,对退伍老卒也会定时发放生活补助。
要说东吴专门派人来杀这样一个没用的退伍老卒,他自己都不相信。
但是,他坚信,那些吴狗早晚会对这江陵城下手的,他在这就是在等那一天,等着报仇的那一天。
“公子,今日还要出门吗?”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婢女小芸看他面露凶光,小心翼翼地问道。
邓墨转头看看她,这可怜的小丫头大名叫林巧芸,原是一个远房亲戚家养的丫鬟。自从那年家里突遭大祸,他一心复仇,便把家业托付给那些幸免遇难的远房亲戚。直到前不久决定来江陵落脚时,这小丫头就主动和家里说过来伺候。
她今年不过十六七岁,年纪虽不大,却出落得亭亭玉立,相貌与她姐姐小翠颇有几分相似,称得上“俊俏“二字。这丫头不但模样长得好看,手脚也麻利,只一个人便将屋里屋外收拾得井井有条。
他见吓着这小丫头,笑了笑放松脸上扭曲的肌肉说道:“今日不出去了,你去准备饭菜吧。”
小芸见公子难得留在家里吃饭,应了一声欢欢喜喜地跑下楼去。
晚饭过后,邓墨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这年头的夜生活比较贫乏,若不是访友饮宴、柳绿花红,那便没有多少事情可做了。
一卷《吕氏春秋》刚翻了两篇,屋外忽然沸沸扬扬地喧哗起来,听声音像是捕快在抓人,不知又是哪个小贼落网了。
邓墨本不想多事,正打算低头继续,忽的心念一动,再仔细听,似乎是武家的方向。他想也没想,三两步便冲了出去。
武家门外的巷子里已经围了十来个人,还有不少人正陆续赶来。现在虽已过宵禁时间,不过那只是禁止百姓在大街上行走,关上里门,在各个里中是没人管的。于是这些睡了的、没睡的都一股脑地涌了出来,也算是打发这无聊长夜的一点点乐子。
人群以武家大门为中心空出个两丈余宽的半圆,在半圆中心,四五个捕快正锁着两个人推推搡搡地走了出来,其中一个是书生打扮的青年,一张俊俏的脸上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另一个便是这家的女主人,武家娘子。
两人被锁着出现在门口,不知是因为扭打推搡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两人衣衫凌乱,看上去狼狈不堪的样子,一个披头散发,另一个头上的书生巾都不知道掉到哪去了。
围观众人的热情仿佛被点燃了一般,议论声越来越大,最开始还是三两个人低声嘀咕,慢慢的就变成了一场狂欢的盛宴。三姑六婆,鳏夫寡妇们都兴奋起来了,叫骂声、嘲笑声、揶揄声不绝于耳。
“贱货!”
“偷汉子!拖去浸猪笼!”
“给人捉奸在床了吧!”
“浪蹄子!”
“抓人抓赃,捉奸捉双!”
……
邓墨站在人群后面,默默的看着这对男女,这两人耷拉着脑袋半蜷缩在那瑟瑟发抖,要不是被两名捕快架住,估计他们早就和滩烂泥一样瘫倒在地上了。
一名虎背熊腰,黑面环眼,一脸络腮胡子的大汉站了出来,大声宣布道:“衙门办案,现将武壮被杀一案疑犯共两人缉拿收押,闲杂人等速速离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