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江陵城汉寿亭侯府上下一片喜气洋洋。早有消息传来,关家三个顶梁柱要回来了,夫人高兴的让家人们准备好丰盛的晚宴,来庆祝这难得的全家团圆。赵月儿还能保持着矜持的模样,关嫣已经是兴奋得像只小麻雀一样上蹿下跳个不停。
本以为三人要到天黑才能回来,不料才刚申时,大门外便传来了管家的高呼声。关云长领着两个儿子回到了这一年也待不了几天的关家宅院,女眷们领着一众仆役下人早早便迎了上来。
这天的晚饭吃的格外早些,却又是难得的丰盛。蟠龙黄鱼、椒香鸡、辣酱肉、冬葵、芥菜、豆腐羹等等菜肴将各人的桌案上摆得满满当当,三名男子身前还各备了一壶上好的米酒。
君侯做为一家之长自然坐在居中主位,关夫人领着赵月儿、关嫣依次坐在右手边,小关樾乖乖的坐在妈妈身边,关平、关兴两兄弟坐在左手边。
《礼记·内则》有记载:“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说的是七岁开始男女有别,坐不同席,吃饭也不在一起。不过,关家一家人难得团聚,纵使是崇尚古礼的君侯也难得的网开一面,让一家人坐在一起共进晚餐。
一众女眷本是兴高采烈的坐在席上,想要与多日不见的家人们欢聚一番,可一看那三名男子个个神情索然,闷闷不乐的样子,家主君侯更是一脸晦色,便知他们心中有事。只得按下性子,默不作声的坐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吃着饭。
关夫人和赵月儿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向关平说些关心体己的话。关嫣、关兴两个虽是少年心性,可也不敢当着父亲的面胡闹,只是小声的闲谈着,开开对方玩笑。只有小关樾仗着年幼,不时冒出几句稚嫩的话语惹得大家掩嘴偷笑,也只有这时候君侯那张紧绷的脸上才会露出些许笑意。
一顿本该是高高兴兴的团圆饭吃得是索然无味,不足两刻钟的功夫,君侯便起身回屋去了,关夫人看了看他,小声吩咐儿女们几句,也缓步跟了过去。
余下众人也没了兴致,关平和爱妻带着小关樾也走了。只有关嫣像是脱缰的小马一样,一下子兴奋起来,扯着二哥关兴没头没尾地问着军营中的趣事。
又过了约莫一个时辰,天已渐黑,关夫人跟在丈夫身侧缓缓的走向大门,她的神色全然不像一开始那样,拖沓着跟在后面,似乎连腰都更弯了,低垂着脑袋尽显疲态,若是细看的话还可以看出她的眼圈微微泛着红晕,像是刚哭过一般。
几兄妹听到响动,早早便在院子里等候。关平、关兴两兄弟早已穿戴好甲胄,肃穆地立在门边。赵月儿抱着小关樾与关嫣站在一起,依依不舍地望着自己的夫君。
关嫣见爹出来,轻快地几步小跳过去,轻轻拽着父亲的衣袖,一边摇一边娇滴滴地说道:“爹爹,这么晚了,别走了呗,在家住一晚吧。”
君侯一生最疼爱的就是这个小女儿,见她撒起娇来,假做没好气地斥道:“胡闹,为父是军中主将,怎能不和将士们在一起,今日回来一趟已是破例。”
关嫣早知道是这个答案,调皮地吐了吐舌头,说道:“好好好,知道您老人家是大将军、大英雄,那爹爹您下回什么时候回来啊?”
君侯拿她没办法,随口敷衍道:“过不久有空就回来。”
关嫣知道他答得不走心,嘟起小嘴正在说话,关夫人在一边说道:“老爷,您曾经答应孩子们去玉泉寺看看,他们都很期待,过几日便是寒食节,正适合祭扫、踏青,是不是……?”她始终低着头,话说一半便不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