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之後,我們升級分在五年級(4)班,班主任是位姓蔣的老師,另有副班主任老師,是外鄉新來的年輕老師,姓張,他專管文娛和宣傳工作,因此跟學生的關係非常和睦,深得學生們的尊敬,他的為人也獲得其他老師們的喜歡。他在學校裡組織教師文娛宣傳隊,六年級學生中也組織了一支文娛宣傳隊,回到我們五年級四班,同樣組織了一支文娛宣傳隊。第一次排練演出,對話劇的演技一竅不通,劇目是《王貴與李香香》。你知道扮演王貴主角的是誰嗎?不好意思,是鄙人。我第一次接觸話劇,好在張老師耐心指導,反覆排練下,演技有了明顯的進步。經學校領導認可之後,就受邀到外校演出,甚至到外鄉演出。演的是新農村愛情故事,宣傳的主旨是新婚姻法,傳遞的是新社會婚姻自由的新氣象。
有一次,我們全班同學到十里之外的唐閘東鄉秦灶小學演了三天的話劇,深受觀眾歡迎。我們住在學校教室裡,桌子拼起來當床鋪用,夜間碰上毛毛細雨,門外也見到點點“鬼火”,不停地隨風飄移,或遠或近,或暗或亮,有同學感到好奇,也有同學驚恐萬狀,我一笑置之。
回到學校,見六年級學生正在排演“白毛女”。學校裡新氣氛也是濃濃的。張老師真熱情,在五年級中組織漫畫比賽,五個班級同學都匯集在一個班級教室裡,張老師在黑板上寫了競賽的題目“蔣介石的醜態”,最後一個“態”字不夠準確,貌似一個“相”字。不去管它,總之是刻畫“醜”態而已。競賽要求四個班級各派一人到黑板上完成命題。學生們聽了一片嘩然,要知道,當時平潮鎮還在國民政府機構管轄下,行事投足語言文字等,如果稍有不慎是要承擔風險的。老師的命題有明顯的政治色彩,五年級學生年齡雖然還小,但是小腦袋還是有多種想法的,這樣的命題誰敢輕舉妄動?張老師見狀,立刻站起來宣傳鼓動,場面控制了下來。接著,各班推薦一名代表。我班會推薦誰呢?竟然推薦我去出頭,去完成這棘手的任務。我走到黑板前面愣了半天,心裡矛盾片刻,最後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拄著拐杖的老人形象。當時想了想,決定隻字不留為好。所謂評比,形式上就是讓同學們舉手表決而已,其目的是向學生們灌輸一種仇恨蔣介石的階級意識。漫畫形象,無非突出一個“醜”字,評比結果,我獲獎的原因就在這裡了。
這樣的漫畫比賽活動經常有,學生們獲益匪淺。我對繪畫萌生興趣的原動力,恐怕就是張老師給我的引導。後來,我看見教美術課的穆老師常在學生活動中畫學生活動的形象,或者單畫學生肖像,從此我獲得了一個新的說法,穆老師的小本本上記下的形象,叫做“速寫”。我平時學習畫畫又得到了啟發,除了臨摹,更多的就是速寫和寫生。有了興趣,就有了鑽研的動力。
至於臨摹什麼連環畫,我沒有經驗,也未見過臨摹的範例,只是聽說這是一種學畫的方法。想到念《三字經》時,曾見書的眉批部位有畫面,畫的內容類似高祖斬蛇什麼的,於是翻出書來照著畫吧。直到中學時,我才臨摹到劉繼卣老師的連環畫,是用鋼筆臨摹的,覺得難度很大,畫一筆就是一筆,落筆之後就無法修改,最後,沒有堅持到底,放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