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迁在成为《新青年》忠实读者之后,已经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以往的偏见和任性,开始有了一些松动,他总以为老徐家这么对待自己母子是大少爷这个亲生父亲造成的,其实是这个封建制度害了徐迁母子。想要改变自己家的命运,想要让老徐家后悔,徐迁一个人翻不了天。唯一的办法只有推翻这个不合理的社会,让穷人自己当家做主,选择低价喜欢过的日子才可以。徐迁从个人恩怨中走出来,开始想为众多广大老百姓找出路,这是一种升华,更是一个觉悟。他给自己改了一名字,叫徐梦觉,意思是从梦境中清醒过来,觉悟过来的意思。
徐迁在后来的日记里面提及过自己三次改名字的经过。徐迁还是老徐家五小少爷的时候,他的爷爷按照家族辈分排行,给他取名为徐化麒。这个名字和那个堂哥徐锡麟的名字有异曲同工的意思,都喜欢后代子孙有出息。可是这个名字徐迁十分不满意,因为他从小痛恨这个徐家。当他被亲生父亲无情地赶出家门,和他母亲一起流浪的时候,徐迁就不愿意用老徐家的名字了。徐迁的母亲也姓徐,所以徐迁只能姓徐,但是总是声称自己随母姓。因为他是被老徐家赶出来的,他的家没有了被剥夺了,所以他给自己取名为“迁”,目的就是要永远记住自己是被人干出来的,是被迫迁离的。觉悟后的徐迁并没有忘记这份耻辱,但是他已经放弃了针对亲生父亲的想法,所以自己给自己改名为徐梦觉。从此除了家里人,徐迁对外中使用这个新名字,久而久之大家以为这个名字是徐迁的本名。后来参加革命后,为了不暴露身份,为了不影响到家人,徐迁再次使用化名。所以徐迁一生之中自己给自己改过三次名字,一般的人并不知道这个秘密。
徐迁因为受到了《新青年》思想的感召,带着弟弟妹妹参加了响应五四运动的上|海地区大罢工。他带人带头抵制日货,带人砸了在上|海的一些日|本人的商铺。他的行为对于外国人来说,已经太出格了,一些资本家开始针对徐迁这样的激进分子。不久之后徐迁被老板以其他理由开除了,徐迁心里很清楚原因。他所在的单位老板不但和日本人有生意上的来往,更是有一个日本籍贯的老婆。老板已经彻头彻尾成为了日本人的奴才,所以十分害怕和抵制徐迁这种反日分子。
刚好这个时候徐迁收到老家的来信,家里的妹妹和大弟同时要结婚了。徐迁借着这个机会带着弟弟妹妹离开了上|海,回老家去了。徐迁第一是为了回去参加婚礼,第二是为了暂时躲避一下上|海资本家的疯狂反扑,第三也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新青年》中提到一个思路,与其一个人苦思冥想,不如发展广大群众一起对抗资本家。徐迁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号召工厂的工人们,不如回家去发动乡亲们。在城市里面联合工人们对抗资本家是一种革命的话,徐迁回家乡,组织乡亲们对抗地主老财也是一个革命。上|海工人们私下办了一个工会,联合起来一起对抗资本家,徐迁也可以回老家,在家乡办一个农会,组织大家抵制地主的剥削。有了这个想法的徐迁,就毫无顾忌地离开了上|海,就想尽快赶回家乡去。那一年是一九一九年七月底,和徐迁一起回家的还有徐迁的弟弟妹妹和表弟等人。他们都是徐迁发展的亲信,也是他办农会的第一批骨干力量。
在徐迁回家的路上,徐迁意外遇见了一个怪异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子年纪不大,几乎和徐迁最小的妹妹差不多大小,但是口气大得十分吓人。徐迁的小妹看不惯这个女孩子的骄横,就和这个女孩子吵了几句,没想到女孩子和徐迁一行人对上了。徐迁一边安抚情绪激动的小妹,一边向这个女孩子解释。可能是徐迁长得文质彬彬的关系,也有可能是因为女孩子也意识到自己也有错的缘故,徐迁总算把这次矛盾化解了。不过他多了一个麻烦,这个女孩子听说徐迁是回家参加婚礼,一定要跟着徐迁一起回家见识见识这里的婚礼场面。徐迁见女孩子态度坚决,只好带着这个来历不明的女孩子回老家了。
在回去的路上,徐迁终于知道了这个女孩子的基本情况,开始为这个女孩子的父母担忧起来。生养出来这么一个光怪陆离的女儿,这对夫妻要有多大的耐心和气度啊。要是这个女孩子是徐迁的妹妹或者是女儿的话,徐迁一定会受不了的。女孩子自称自己叫许贞,籍贯广东,现年十八岁。徐迁私下白了她一眼,这个身材,这个性格,这个脾气,绝对没有十八岁。在当时十八岁的女孩子算是大姑娘了,不是已经做母亲了,就是已经结婚当小媳妇了,再不然也快要当新娘了。徐迁猜测这个女孩子不是长得娇小,就是她虚报了自己的年龄,她绝对没有十八岁。后来才知道这个女孩子按照西方人的传统,报了自己的虚岁,实际上当时她只有十七周岁。不过就算这样,徐迁依然不相信,说这个女孩子还没有自己十六周岁多一点点的小妹成熟稳重。
女孩子告诉徐迁,她是准备北上去北平的。她的一个好姐妹为她安排好了去法国勤工俭学,她去法国主要目的就是寻求真理。说到了理想和信仰,平时好说话的徐迁开始变得严肃起来,开始和这个女孩子辩论起来。女孩子明显也读过一些相关书籍,总觉得中国的革命是在照猫画虎,不但不可取而且会得不偿失。徐迁却觉得*****等人的思想是正确的,是进步的,是可以给广大群众找到出路的。女孩子讽刺徐迁是一个土包子,一个没有见过大场面的应声虫。徐迁就和女孩子发生了语言上的冲突,徐迁的弟弟妹妹也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大哥这么失态过。
因为女孩子和徐迁发生了意见上的冲突,所以女孩子不再和徐迁说话,徐迁心里也在思考女孩子的话是否有道理。一个徐迁的表弟看出了女孩子的不正常,委婉地问女孩子为什么要和大家一起走。女孩子终于说出了真相,一个令所有的人瞠目结舌的答案。女孩子为了去法国勤工俭学,不但私下学习法语,而且偷偷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当路费。好姐妹在北平为她买好了去法国的船票,她就借着父母不注意偷偷离开了家乡。当时为了保密,也为了安全,她并没有直接去北平。广东的革命政府和北平的北洋政府正在打内战,所以她准备先去上|海,然后通过上|海去北平。没想到刚到上|海不久,就遇上了大家响应五四运动闹革|命。头脑发热的女孩子不但参加了游行,而且导致她的行李和钱包被别人偷走了。她本来想自己打工,用工资买北上的车票的,可是她太高估了自己的本事。被无数次婉拒,又被一些人差点骗了之后,女孩子有了打道回府的打算。这不,她想借这个这个机会,UUww.uknsh.白吃几顿之后,让好心人通知她的家人来接她回家。
听了女孩子的话,徐迁等人差点没有笑晕过去。女孩子以为乡下人老实,不会有坏心眼,却不知道一些农村人比城市里面的混混还要凶残百倍。在当地农村的小伙子都很穷,一般都不能娶得起老婆,所以就有一些人有了歪脑筋。有的人去一些灾区,白捡一些女孩子回来,当做自己家的童养媳。也有一些人通过人贩子,购买或者是便宜些妇女回来做老婆。只要这些妇女有了孩子,就会心甘情愿留下来,他们就是夫妻了。每年都有一些女孩子或者是妇女出现在农村,她们不是被骗来的就是被拐卖来的,也有一些像女孩子这样自己送上门来的。农村人有自己的办法,除了让这些女人尽快生孩子死心之外,也会用暴力手段征服女人。同村的人不是亲戚就是邻居,所以大家一起守望相助,外地人很难逃得出去。要是女孩子落到了这种人手里,不要说是回家和父母见面了,可能一辈子都离不开乡下了。
徐迁的表弟把这个事实告诉给这个傻乎乎的女孩子,女孩子以为他在吓唬自己。徐迁表弟告诉女孩子,他的母亲、他的嫂子,甚至于其他女性亲戚之中,不是买来的,就是骗来的,他的叔叔甚至于亲自外出背回来了一个外地女人当老婆。女孩子这才开始相信大家的话,知道自己差一点把自己害了。女孩子发现这些人虽然年级不大,但是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健壮的,就连徐迁的小妹也十分有劲。女孩子开始有些害怕,不敢甚至于有些后悔和他们一起回来参加什么婚礼。
↑返回顶部↑